第14部分(第3/4 頁)
因此有些許受益。
想到他的寶寶或許可以因此少吃一些苦,沈君止暗自握了握拳,決意日後定然要努力練功。
賈珠和沈君止剿滅在江南一帶流竄作案的柺子窩的事情迅速的傳到了京城。聖上很快就派人來接管了一直由賈珠操持的被拐孩童的安置工作,與此同來的,是一道“瑄王有功,特賜還京”的旨意。
作為一介白衣,賈珠的名字自然沒有出現聖旨之上。只是皇帝卻特下了口諭,讓賈珠帶著寶玉一道回去。
和一個月前,瑄王悄無聲息的被“流放”金陵相比,這一次的聖旨召回,就在朝堂之上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瀾。有人揣測皇上是迫於太后,無奈召回了瑄王,也有人揣測瑄王本就是皇上派去金陵特查此案的。
就在眾人的議論紛紛之下,瑄王殿下終於踏上了回京的旅程。
#男主:努力練功,養媳婦,握拳。#
#感覺珠大哥的情路多舛腫麼破?三個大舅哥什麼的2333333#
☆、第23章 破局。
第二十三章。破局。
自家大哥要走,阿止也要走。所以哪怕球球還沒有吃夠薛家大廚特製的香酥魚,她也總得揮別小夥伴兒,隨著那二人一道踏上回鄉的旅程了。
在球球走之前,那個和她一道被拐的甄姑娘就被沈君止暫且安放在了薛家。因為那姑娘不過四五歲,對家中的記憶很是模糊,所以哪怕沈君止派出了暗衛,也特地囑咐了接管那些孩子的官員,一時半會兒那姑娘還是回不到家的。
不過索性這個任務並沒有什麼時限,沈君止便派人慢慢去尋便是了。
大概是因為共患難的原因,寶釵對於這位甄姑娘很是照顧。兩個小姑娘同吃同住,倒也親厚許多。因為自己的閨女也被拐過,薛夫人更加心疼蓮兒的境遇,於是對她尤為關心。
沈君止和薛老爺達成了某種協定,兩人經過一夜的詳談之後,沈君止的這段金陵之行就算是徹底落下了帷幕。次日清晨,沈君止便抱著睡得迷迷糊糊的球球,與賈珠一道踏上了回京的馬車。
而張家的小姐和孫少爺則被賈珠安排在另一輛馬車之中,雖然經過這些日子的調養,張澤陽的身子已經沒了大礙,但是他到底年幼,賈珠恐他傷了根基,便讓寅卯一路隨他們同行,為張家的兩個孩子調養。
此刻晨光尚是熹微,馬車之中的兩個少年相對而坐。因為要乘坐馬車,沈君止難得的沒有穿慣常的箭袖,而是披了一身柔軟的白袍。他的眼上遮著長長的白紗,膝上枕著一個閉著眼睛睡得香甜的小姑娘。球球今天也穿了一件白色襦裙,整個人習慣性的縮成了小小的一團,乍一看便融入了沈君止的白袍裡。
看著沈君止眼睛上覆蓋著的白紗,賈珠壓低了聲音,不無擔憂的說道:“阿止,你這眼睛,等到了盛京又該作何解釋?”
沈君止正在暗搓搓的撥弄著球球簪子上的小白絨毛球玩,聽見賈珠這話,他撥弄著那個毛球的手指微微一頓。思量片刻,他渾不在意的一笑,對賈珠伸手道:“我記得你給元姐兒買了胭脂吧?挑紅的給我一盒。”
賈珠皺了皺眉,卻還是依言將那那盒子胭脂遞給了沈君止。
沈君止取過茶盞,將那盒胭脂融了,取了若干早就準備好的語意專用的白紗和素帕,沈君止將它們一一浸入那被胭脂水中。做完這一切,沈君止將那些東西稍微晾了晾。不多時,那些白巾上凝固了的胭脂便沉澱成如同血一般的顏色。看著差不多了,沈君止隨手將它們丟擲了車外。
隨行的侍衛動作迅疾的將那些白巾拾起,待隊伍休整的時候統一燒燬。
雖然那些帶“血”的白巾只是在眾人面前一閃而過,但是因為這次瑄王歸京的隊伍聲勢浩大,各家派來的探子也是眾多。只是這一天的下午,“瑄王受傷”的訊息便傳回了京城。
沈君止的做法,是要告訴那些人,他的眼睛是受傷了。安慶不需要一個身有殘疾的帝王,他這一招,正是絕了許多人蠢蠢欲動的心思,也是在無形之中給他皇兄解決了些許隱患。
此行一路暢通,不足十日,賈珠和沈君止一行人便抵達了盛京。剛入城門,他們遠遠的便看見了榮國府的馬車。徐氏自嫁入榮國府以來,除卻進宮探望太后,一貫是深入簡出的。可是這一次,當她聽說自己的小女兒被人拐賣,險險出事的時候,她便再也坐不住了。
算準了一雙兒女的歸期,徐氏一早便坐在榮國府的馬車之中等待他們的到來。遠遠的看見瑄王的馬車隊伍,徐氏當即便走下了馬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