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吸一口氣,道,“好,很好。”她打個突然襲擊都能一兩豆子都剩不下,可見這去年的豆子定是早早售罄。
兩人正走到豆腐坊不遠一處場院,嶽山指著場院周圍一圈房子道,“此處便是倉庫。”
碧華瞧著房門緊閉俱都上鎖了,怪道,“倉庫空著也上鎖麼?”
嶽山不敢看她,“借給王大川存放黃豆了。”
碧華轉身深深得看了他一眼,“可有字據?租金幾何?”
嶽山慚愧道,“不曾立有字據,只是暫借。”
“好,很好。”這話碧華已經是第二次說了。打她來了嶽村對這位嶽管事實在是一次比一次失望,到底他還能讓她失望多久,她,真的很期待。
碧華轉身道,“去油坊。”
說到油坊,嶽山放鬆了幾分,“油坊雖盈利微薄,但一直運作正常。”
碧華不說話,讓他帶著轉了一圈。這油坊控制權在他手裡,兩人進去了好歹還有人招呼。
碧華沒說什麼,做事不能操之過急,她對豆腐一事還有些瞭解,油卻是兩眼一抹黑。她只讓嶽山將油坊賬簿整理出來給她查閱。
嶽山早在自家院內聽到她要寫信給二奶奶就知道碧華識字,聽到此言倒不意外。
嶽山家的來尋道是飯已做好,請二人回去用餐。
碧華回到嶽山家就發覺院內似乎有什麼辯護啊,碧華仔細一想,似乎乾淨不少。就連嶽山家的看著也精神不少,心中暗暗點頭。
銀鈴把飯作罷又是一番梳洗打扮,換了一身衣裳。雖是舊衣卻乾淨清新,渾不似農家女兒的短襟緊袖打扮。碧華盯了一眼似乎很閒的陳鳴謙,有個長得太帥的小廝也不是什麼好事。
院中的小桌上,三樣菜。碧華瞧去,野菜炒豆腐,油炸豆腐丸子,大蔥炒豆腐;一道湯,豆腐蛋花清湯;還有小菜,大蔥拌豆腐、白糖豆腐——一桌子的豆腐宴。
碧華前世看到過一個影片,說是大蔥拌豆腐容易流失鈣質,再說大蔥吃了也一股子味道不宜家外吃用。因此除了這個菜其他的碧華都吃了。看來這油坊雖利潤微薄,嶽村卻是有些福利的,碧華吃得是滿嘴油膩。
桌上岳家夫妻費盡心思想要活躍氣氛,碧華嘴裡吃著豆腐心裡想的也是豆腐,對他們的好意僅限於嗯啊兩字。陳鳴謙更是表情欠奉,活像是誰欠了他幾萬兩銀子似的,臭的很。
銀鈴頻頻勸餐,多是對陳鳴謙的,碧華只當是看不到。
碧華洗漱一番換了包袱內的一身男裝,英姿颯爽倒也博得陳大少爺幾聲稱讚。、
飯罷,碧華拉了陳鳴謙座談。銀鈴要跟上,被碧華客氣的擋掉了。
兩人一路來到村西的靈官洞。陳鳴謙只當來玩,興致頗濃,指點著立眉樹目的靈官像給碧華講起了靈官洞的來歷。
這靈官洞建於前朝大唐時期。雖歷經動盪、戰亂,依舊香火不斷,經久不衰。
據稱,王靈官原名王惡,湘陰浮樑之廟神,因其吞噬童男童女,為西河的第三十代天師虛靖真人的弟子薩守堅,飛符火焚,將王惡燒成火眼金睛。王惡不服,奏告於天庭。玉皇大帝即賜慧眼並金鞭,準其陰隨薩真人,察有過錯,即可報復前仇。
十二年間,王惡以慧眼觀察無遺,竟無過錯可歸咎於薩真人。後至閩中,拜薩真人為師,誓佐行持。薩真人乃以「善」易其名,改王惡為王善,並且奏告天庭,錄為雷部三五火車雷公,又稱豁落靈官。
進入道教的宮觀,山門內的第一座殿往往為靈官殿,殿中供奉著一赤面髯須,身披金甲紅袍,三目怒視,左持風火輪,右舉鋼鞭,形象極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懼的神仙,這就是道教的護法神將王靈宮,又稱火車靈官王元帥。王靈官常塑在山門之內,鎮守道觀,其作用相當於佛教中的韋陀。
王靈官為人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糾察天上人間,除邪祛惡,不遺餘力,於是老百姓贊曰;“三眼能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
碧華這才知道原來不止二郎神有三隻眼。
陳鳴謙被她的結論駭得猛咳兩聲這才打住,指著她道,“你這,你這……”卻是想不出詞來。
碧華不理會他,問道:“可聽過滷水豆腐?”
“當然,不是有句歇後語說是‘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麼。”
“那個口感如何?”
“不錯。”
“那既然膏豆腐不好,我們為什麼不制滷水豆腐呢?”
陳鳴謙笑道:“還以為你會一人辦到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