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算不錯,還吃醋;還吃白醋,太貪心會遭雷劈的呀。
碧華同趙弘殷對視一眼,忘了這茬了。
“不過小的知道怎樣做。”兩人正要划拳決定由誰去夾馬營買點兒白醋回來,就聽嶽樂天又來了一句。
碧華吼道:“還不快做!”
“可是……需要一個月啊。”
“你小子耍人玩是不是。”碧華恨不得此刻有把錘子把這小子狠狠砸一百下啊一百下。
嶽樂天慌忙道,“小人不敢小人不敢,小人是想說,前段時間小人家裡的有了身子特別想吃酸的,小人又無甚銀錢買給她享用便自己釀造了一些醋給她拌飯吃,如今倒還剩下些。”
有了意外之喜,碧華讓他趕緊去取來,也不說獎賞他。
“是,小人這就去。”
“哎,等等。”碧華突然又叫住他,“我還沒見過怎麼釀醋,跟你去瞧瞧可以吧?”
嶽樂天雖然有點意外,卻還是連忙躬身請她先行。
一行人轉了幾個彎來到嶽樂天家,兩間小屋子,沒有院牆,前面有個小窩棚裡面隱約能看到鍋灶。旁邊兩個膝蓋高的土缸,正空著,走近隱隱聞到一股酸味,想來是嶽樂天之前用來釀醋用的工具。
嶽樂天知道碧華來的原因,上前介紹道:“釀製白醋的主要原料很簡單,只要大麥跟水就好了。”
說著讓他媳婦兒拿了一個小陶罐出來,碧華用勺子舀了一點出來,酸味不算濃大概釀的時間短些,但是入口綿柔,色澤不是透明而是略帶黃色。碧華懷疑的看向趙弘殷,趙弘殷點頭道,正是白醋。
“白醋不應該是沒有顏色的麼?”
趙弘殷說:“無色的倒是見過,不過咱們北方少見。”嶽樂天一旁道:“兩位說的那種大概是南方的那種用糯米、大米釀的醋吧,因為原材料的原因會有一點顏色上的變化的。北方一般就是這種顏色看上去有點淡淡的黃色的,也許是因為與其它陳醋相比顏色較淡,所以叫白醋吧。”
碧華點點頭,平時買醋只看是不是釀造,倒沒注意釀造的原料是什麼。
嶽樂天給碧華簡單介紹了一下製作方法。
首先把大麥淘洗乾淨,然後用井水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就把浸泡過的大麥連水一起放入鍋內,用大火煮。
煮到一定程度,就要翻騰一次並換水。把大麥撈起來瀝水,鍋內重新換上乾淨的水,水量比第一次少。
把瀝過水的大麥又放入鍋內煮,剛才在上層的倒入鍋底,鍋底的放在上層。這樣可以防止大麥生熟程度不一,保證一鍋麥都煮透。
這一道工序中掌握火候很重要。待鍋裡的水乾得差不多,就要把明火撤去,只留一點炭火。等大麥水氣也幹得差不多,鍋底的大麥微微悶黃,散發出一陣炒麥的香味的時候,就該熄火了。
大麥一筲箕(音:燒雞)一筲箕倒入簸箕內,一間屋子都變得朦朦朧朧的。麥子在簸箕裡晾到還有一點溫的時候,就可以拌酒麴了。酒麴拌勻後,把大麥裝入一個大竹籮內發酵。大竹籮周圍要用一些麻布、棉布等捂嚴實。
大麥在竹籮內發酵兩天後,再放入土缸內慢慢發酵。發酵時間依季節的不同而不同。溫暖的春夏季一般需要半個月,寒冷的秋冬季需要一個月。
在發酵期間,還要每天翻動一次,從一個缸倒騰到另一個缸,發得快的和發得慢的相摻合。這期間,要觀察大麥發酵是否正常,發酵正常的大麥手感涼涼的,如果發熱,就說明這缸大麥已經壞了,不能再用。還有一個觀察方法是聞,正常發酵的大麥有一股淡而清香的酸味,發壞了的大麥則是酸臭的。
大麥從煮到發酵的過程,都不能沾油和鹽,否則就會酸壞了。大麥發酵好後,就可以往缸內加水了,再把水濾出來,就是白醋了。
通常一缸麥可以加兩道水,第一道水濾出的是頭道醋,酸味比較濃,第二道濾出的較淡,食用時可以依據各人的口味選擇。
碧華同趙弘殷取了白醋,也沒提獎賞嶽樂天什麼便自回豆腐坊。
嶽樂天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又去同嶽山一起去找王大川結算賬務。
碧華詢問過這黃豆的浸泡時間,夏天要冷水漲發六個小時,冬天十個小時。
一斤幹黃豆要用十斤後山上流下來的山泉水。泡好之後一斤黃豆可以漲到二斤三兩到二斤四兩左右。
磨碎之後還要用密一點的紗布過濾。這樣做出來的豆腐比較細膩,這個做什麼豆腐都是相通的,沒有搞頭。紗布過濾下來好多豆粕,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