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2/4 頁)
召見的還有那兩個大臣家的家主。
小皇帝看著跪著的這麼多人,四十年前,就是他父王都還沒出生,皇祖父的年紀也不大。
但這是非他還是分的很清楚,顧老將軍等三人當初為了把藍家趕出洛都城,在這件事情上大做文章,應當還威脅了樂嬪的家人,逼她承認和藍家三爺有私情,私奔未遂,拿信件做了文章之後也不是要藍家三爺死,而是拐彎抹角的要藍太傅以官職和藍家的未來保藍家三爺。
而這件事情,根據劉瑾所說,當時的先祖皇帝也清楚藍家三爺到底冤不冤枉,而是他縱容了顧老將軍等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這件事情發生,一個宮中妃子而已。
皇祖父曾經告訴過他,先祖皇帝晚年太糊塗,要不是先祖奶奶的手段,當時是太子的皇祖父說不定還不能順利繼承皇位。
糊塗的先祖皇帝搭配顧老將軍這幾個人,幹出來的也就盡是糊塗事兒了,而受罪的當時可不止藍家。
小皇子聽著,抬頭看北王爺,“顧老將軍他們已經去世,再論罪其實也是無意,藍家受冤屈四十年,皇叔公看此事要如何彌補。”
“皇上聖明,藍家受此冤屈這麼多年,自然是先要還他們一個清白,藍太傅當年被貶,最終抑鬱而終,這雖說去世了,官復原職也還是要的,以慰其在天之靈,當年因為此事,嫁與邵侯爺為妻的邵夫人到死都蒙受牽連,身負誥命卻不得入宮,應當得以昭雪。”
“既然藍太傅和邵夫人都已經去世了,那就封藍太傅為忠國公,邵夫人為一品國夫人,這爵位襲三代,如今藍家家主是第幾代了。”小皇帝沉吟片刻問道。
北王爺含笑回答,“如今的藍家家主正好是藍太傅的長孫。”
“那正好,忠國公的爵位到他為止,讓他們遷移回洛都城,賜府邸,要如何昭示,皇叔公代朕擬了這旨意。” 。。。
☆、第135章 。顧氏氣瘋了
邵大老爺被帶進宮問話的時候還不知道這到底出什麼樣的結果;直到這聖旨下來,昭告眾人。
絕大部分人都是一頭霧水,要說二十來年前的劫案他們還有點印象,畢竟眾人皆知;但是四十年前的案子;當時就是秘密審理的;知道藍家被貶的,壓根不清楚藍家到底犯的是什麼大錯,不知道藍家被貶這件事的,更是一頭霧水;什麼藍家,什麼受冤。
第二道聖旨是下到邵家的;藍家如今的家主藍立誠接的旨意;死去的藍太傅官復原職,追封為忠國公,藍立誠為藍太傅嫡長孫,第三代承爵,賜府邸,藍家人可入朝為官,爵位到藍立誠之後收回。
官復原職是基本,而這國公的爵位尊榮,是給予藍家的補償。
第二道聖旨下到了邵家,因為邵夫人的牌位都還是在邵家,為了這一道旨意,林清苒特地要跟著邵子鈺一塊去邵家。
前廳中一整個邵家的人跪在那兒,為首的邵太夫人臉色越聽越沉,這旨意是宣給去世的邵夫人,如今藍家一案得以沉冤昭雪,四十年受的苦難,追封邵夫人為一品國夫人,以慰藉她在天之靈,其子邵長瑞升做戶部侍郎。
跟隨而來的還有戶部侍郎的升遷公文和一品國夫人的誥命服,這一套比一品夫人還要隆重的誥命服被邵長瑞接在手中的時候,邵太夫人顧氏的眼中,快要迸射出火花來。
賞賜的聖旨就這兩道,之後下來的幾道聖旨,是下到當初合謀要逼迫藍家離開的幾家中,父輩犯的錯,已經去世了,子輩是不需要承受之,可家中的聲譽肯定會受到影響。
誰 能想四十年前的案子都能被翻出來,那刑部的邵大人是瘋了麼,在朝中當官的好好的,父輩做過的事情他們小輩也不知道,如今這麼一處罰,朝中威望受損,和顧老 將軍合謀,這顧老將軍的案底多深啊,十幾年前的案子與他有關,五十幾年前邵家這娶平妻的大笑話也和他有關,總是,現在和顧老將軍這個已經去世很多年的人扯 上點關係的,都沒好下場了。
也是皇上開的口,罪不及子女,再者這麼多年前了,能彌補藍家的已經彌補了,何必多牽連無辜,這件事就在祖輩這裡結束,藍家回洛都城,賜了府邸,沉冤得雪,往後不必再提。
林文錫幾個也看得出來,皇上給藍家這麼客氣的補償,是想他們幾個不追究顧老將軍等人的後人。
新皇登基也不過一年多,朝政皆不穩定,自然不宜大動盪,此番旨意只針對了當年幾個主謀,沒牽連他們,這朝野上下,反而還要說皇上聖明。。。
可對於邵太夫人來說,這絕對是不能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