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下子明白了。少帥好顏色,怕是看上了悠之小姐。
悠之手指輕輕點著靠背兒,言道:“這是其一,其二是他也是希望你能離婚帶走孩子的。先前我沒有想明白,但是後來想想,他是一箭雙鵰。幫了人,如了願。”
說起這一點,張晴心覺得自己還是沒有懂,她帶走孩子與張侃又有什麼關係。
“如果、如果徐家唯一的孫子死了,你說,徐家的家產會歸誰?”悠之道:“我並沒有旁的意思,也不是詛咒孩子,張姐姐,你是知道我的。我只是說出我的想法。”
張晴心能離婚,就不是一個傻女子,或者說曾經傻過,但是到底精明起來了,她想了想,道:“他想要得到徐家的家產。”
是了,正是這麼回事兒,她帶走孩子,那麼對張侃來說是極好的,稍微等上兩年,在她這邊動點手腳,那麼阿寶死了,徐家就沒有孫子了。至於說徐友安,想要他不孕也不是沒有法子,徐友安一貫是看不起那個市儈又功利的姐夫的,而張侃也是看不上徐友安的假清高。因此想要對徐友安做點手腳,也不是不能。到時候徐家沒了後,徐家大姐與張侃的兒子就是徐家老夫婦最親近的人了。
想到此,她慘白了一張臉,問道:“怎麼辦,我該怎麼辦!”
徐家要搶孩子,張侃要害孩子,她的阿寶……她已經失去了一個孩子,不能再失去第二個,想到此,越發的擔心,攥緊了拳頭,“我不能讓阿寶被他們害了。”
定居者迷,旁觀者清。
悠之本來想到這一點也是想給張晴心打電話的,但是又覺得這話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因此暫時等了下來,畢竟,張侃是不會輕易動手的。若是讓徐家二老察覺一分,那麼他的算盤就要落空了。
“我想他們近期應該不會這麼做,張侃應該會想辦法阻攔的。畢竟,如果孩子在徐家出事兒,徐友安又出事兒,就明顯了,張侃不會這麼做。但是如若孩子是在你身邊出事兒,到時候還能對你們張家倒打一耙,這主意才是好。”悠之拉住了張晴心的手,言道:“不如,你出國吧?”
張晴心不可思議的抬頭看向了悠之,悠之認真:“你帶著阿寶出國,等木已成舟,你們都走了。徐家找都找不到你們,就算是去張家鬧,他們有什麼臉鬧,你大可以讓你父母說,是他們徐家不要孩子,你傷心離開。你們在輿論上還能佔據一個制高點,他們總不會找到國外。而且你這樣一直住在張家,我不是說你父兄不好,只是你們家總也是不止他們,還有嫂子們……”悠之剩下的話沒有說,但是卻讓張晴心陷入了沉思。
悠之看她的臉,思緒飄到前世,前世張晴心並沒有能夠帶走孩子離婚,便是她一個人回到張家,也只堅持了兩年就出國唸書了。她的哥哥一時義憤填膺容得下她,時間久了,又不同了。她畢竟還有嫂子,離婚的小姑子回來,初時還好,久了就嫌棄不已。女人家哪裡會不吹枕邊風,那時張晴心的離開十分的落寞。就算是出國留學身上也並沒有多少錢,一出國就打工,十分的困苦。
看著她的臉,悠之想,現在是張家最痛恨徐家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張晴心走了,又是被徐家逼走,張家也不會太虧待她。雖然在這樣的時候還要計較這些有些不對,但是張晴心並不是一個人,她還有個兒子。
想到此,她道:“你好生想一想,如若真是要走,也切記不可張揚,不然怕是就徹底走不成了。”
張晴心捏住了拳頭……
第41章 4。5二更
二姨娘和三姨娘一同離開,離開的時候哭哭啼啼,拉著沈太太的手不撒開,只求她快些安排自己回來,言談間對三姨娘恨個不行;而三姨娘則是嘴角帶著笑意,十分的嘲諷。
看著車子開走,涵之拉著悠之回房,道:“天氣還冷,你又大病未愈,還是好好的休養才是正經,免得再次沾染風寒,來回反覆。”
悠之頷首,乖乖巧巧的同意。
涵之邊走邊是言道:“她們都走了才是最好,我們才是一家人。平白的任由她們摻和進來算怎麼回事兒,這些男人總是說自己如何如何,然而還不是要娶二房三房,解放的也不知是天性還是人性。”
悠之咯咯的笑了起來,言道:“四姐怎麼突然就生出這種感慨了呢?倒並不是四姐的作風。”
涵之:“有感而發而已。走了總歸是好的,她們留下也只會興風作浪。我們家裡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兒,哪個不是因為她們而起。”似乎意有所指。
悠之停下腳步問道:“四姐說話何必還要留一半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