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第2/4 頁)
同時,她囑咐大夥兒將小便都存積起來,又從湖裡挖出一些淤泥對方起來,只待水田裡積了水,便能當作肥料使用。
夏日雨水多,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將水田積起水。
就像是瞌睡遇到了枕頭,這邊剛想著下雨,當天晚上便下起雨來,稀里嘩啦,瓢潑似的。一直到第三日臨近上午才停了下來。
用了午膳,楚雁回便迫不及待的讓賀連決帶她去了田裡,果真看著積了許多的水。
她就是個行動派,當即就讓人將預選的兩畝育秧的種子田加入了之前挖起來的淤泥,混合後又打整成一塊塊寬約四尺長約四丈的秧道,中間間隔一尺乃是通道,將來拔秧苗的時候通行。
種子乃是楚雁回一早就讓人準備好的,秧田打理好就等著浸種了。
所謂浸種,就是指把種子用溫熱的水浸泡,促使種子快速的發芽,還能殺滅一些病菌和蟲卵。
她一個國際化城市裡長大的女子,之所以能知道這些,還是因為她曾經殺過一個三十多歲的毒梟。
那毒梟出生於貴州的偏遠山區,在他臨終之前告訴她,他父母在他三歲的時候,因為車禍雙雙死亡,是他的阿嬤,也就是他的祖母獨自將她養大,之所以走上那條路,是因為他不想讓阿嬤過苦日子。
然而阿嬤似乎知道他的錢來路不正,都七十多歲的人了,寧肯自己種田養活自己,也不接受他一分一毫的饋贈。
他做了那麼多壞事,知道自己死有餘辜,然而他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他的阿嬤。於是他請求她替他去看看她,送上一筆錢。
對於一個人臨終之前的請求,而對方又是一個有骨氣的老人,她無法做到拒絕。所以她特意放下手中的事,跋山涉水去看了老人。
當時正好是準備撒秧育苗的時候,她以那毒梟女朋友的名義去看她,恰恰就看到了老人如何浸種。
只是她所瞭解的也就只有淺顯的皮毛而已,卻從沒實踐過,至於能不能成功,就只有看天意了。
然而楚雁回想不到的是,對於這種浸種的辦法,是軍營裡那些會種田的兵將沒見過的。
只不過他們想到她就是個異類,時常會鼓搗一些大夥兒都沒見過的東西出來,便是這二次播種的想法他們都相信能行了,浸種又算得了什麼呢?對於一些新事物,許多人都見怪不怪了,他們相信,只要信她,便一定能行。
建設原本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然而也架不住大家眾志成城齊心協力。
男人們全數出動,有的參與房屋的建造,有的則去臨泉拉貨,有的砍伐樹木……總之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便是阮文清和幾個五六十歲的老頭子都參與了其中,幹得不亦樂乎。
女人們也沒有閒著,在楚雁回的帶領和指導下,紛紛在早上和下午太陽不烈的時候,拋下手中的針線,戴上楚雁回為她們設計的五指手套,前去拔草和撒菜種。
至於孩子們嘛,他們可是未來的希望,楚雁回選了一處房舍,設立了學堂,男女個分一個班,十二歲以下的孩子全都安置了進去。
阮家的二舅三舅之前本就是做的教書育人的工作,所以由他們教學,在放心不過了。另外,上官譽的大哥二哥都是文官,且都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公子,楚雁回便把他們也收錄進學堂裡。
他們四人學問不淺,都各有所長,組成的教學隊伍,還是很強悍的。
日子在忙碌中一天天過去,使大家感到日子格外的充實。
令楚雁回欣喜的是,她第一次浸種很成功,如今已經將稻子給灑到了種子田的箱地裡。
在現代,如果是三四月份下種,種子務必要用薄膜捂著,才會生長或者長得快。不過在這古代沒有薄膜嘛,唯有用稻草替代了。她曾看過新河村的村民們育過秧苗,他們將竹子達成支架,把稻草紮起來編成草芥搭在上面。
如今天氣熱,倒是把這一步省了,否則她這裡要啥沒啥,連茅草都沒有一根,還真是不好辦。
除了稻種入了田,女人們撒下的菜籽也有不少發了芽。
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初見成效,大夥兒莫不是感到欣慰極了,這可是她們第一次親自動手種菜呢!
菜秧發起了還需要分開栽種,否則長在一起還不得擠死了?不過現在才發芽,還不是時候。
西部的夜,美得醉人。
黑夜就像是一層薄紗掛在天上,又輕又透,較之從前上京的厚重,看起來透亮不少。夜空中點綴著密密麻麻的星子,就像是滿天星一般,一簇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