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分成了好幾處,齊永春帶著齊敏兒兄妹來到了其中一處,這處只有三個老者帶著十來個人站在那裡擺香案之類的東西——原來其他幾處人,都是鄰村的,而山下的那幾輛馬車,也不全是白河村的人的。
齊永春上前與三個老者打了招呼——原來這三人便是這白河村的老人,那花白鬍子的姓張,頭頂頭髮掉得精光的姓孫,還有個白鬍子白眉毛的,姓劉。
齊敏兒正被齊永春抱在手裡,便也向三個老人打了招呼,三個老人見齊敏兒乖巧,便也都笑著贊她漂亮聰明。齊寶兒手裡抓著一把糖果,還在吃著,也不嫌甜膩鬧心,更不考慮蛀牙什麼的。
在那之後,上山的人陸陸續續也多了起來,結果那裡長來得最晚,幾個老人反而都在等他,而且都沒有什麼怨言——可見這個里長還是很得人心,或者說很有勢力的。
待得里長到時,幾位老人和甲首們(包括齊永春)便都上前致意,齊敏兒見那裡長身邊,卻正跟著蘇睿和他的表妹“星兒”。
蘇睿見到齊敏兒和齊寶兒,也是與他們做了一個鬼臉,然後從父親身邊跑了過來,對齊敏兒道:“我正想著你會不會來呢,卻可巧你真的到了。”
說著從兜裡拿出一個小袋子,塞進齊敏兒的手裡:“這是我家的糖,你先吃著,若是覺著好吃,過幾天我再拿些來。”
他父親與那三個老人在說話,見兒子過去,也只當是兒子見到了齊寶兒這個同齡人,去說話了,也並不在意。
這邊齊敏兒笑著接了,然後遞給齊寶兒,齊寶兒還算爭氣,沒有當場開啟就吃,給了齊敏兒三分薄面,說:“小心別掉了,我替你收著。回家再給你吃。”
齊敏兒心中好笑,心想你也會為了面子而撒謊啊!只怕等不了到家,路上就被你吃光了!
蘇睿對齊敏兒道:“這個味道很好的,是白色的哦。”
齊敏兒微微一愣——剛才還在想白砂糖和紅砂糖的事,沒想到這裡蘇睿就給了自己一塊白砂糖來。
說實話,前一世的齊敏兒對於吃糖,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唯有對冰糖情有獨鍾,嘴裡時常含著一塊。
本來還以為到了明朝,吃不到冰糖了,也就死了這心——畢竟對於冰糖還沒有到痴狂的地步,不吃也就不吃了——但是現在聽到蘇睿這樣說,心裡不禁就有些癢了起來。
這時齊永春上前,對蘇睿道:“怎麼,阿官認得我家的敏兒麼?”
原來蘇睿的乳名叫做阿官——看來他父親是鐵了心要他做官的,連乳名都起得這麼有目的性。不過齊敏兒只有三歲,平時幾乎是不出門的,所以齊永春見蘇睿過來與他們說話,這才上前相詢。
第廿二章 文氏有喜
還好總算是沒有看見蘇睿給了一包糖,不然解釋起來就更煩了,所以蘇睿如今只是道:“哦,只是第一次見到,覺得妹妹很漂亮,所以來問一下。原來是永春叔家的孩子麼?”
蘇睿也很機靈,知道不能承認自己已經認識了齊敏兒,但是也不否認,所以就這麼模稜兩可地說著。
齊永春笑道:“是我弟弟的女兒,叫敏兒,那是她哥哥,叫寶兒。”
蘇睿笑道:“寶兒我是常見的,時常跟在福哥身後去採果子的。”
齊永春的臉色變了變:“採果子?映日果麼?”
蘇睿道:“便是了,不過現在低處的果子都採完了,也就不去採了,太高了,福哥說危險呢。”
齊永春的臉色這才轉好,道:“原該如此,那樹太高,小孩子家的不要爬高,當心出事,卻教父母傷心。”
蘇睿應了一聲,那邊里長等人又叫齊永春過去,齊永春便一手一個,牽著兩個孩子的手走了過去,蘇睿也回到了自己父親的身旁。
齊敏兒見那供桌上插好了香爐,由里長先上了香,然後三個老人也上了,再之後才是各個甲首,都把那邊上擺著落茱萸和菊花等物拿了起來,把那茱萸插在供桌邊上的香爐內,又把那菊花簪在自己頭上。
待得到了時辰,里長走到前面,揮手讓眾人安靜一下,然後大聲唸了一篇禱祠,大意是求這白河村的各位村民先人,以及山神土地之類的保佑所有村民的在遠方的親人之類的,然後又著人搬上酒來,敬了天地,又親自插了一遍茱萸,然後與眾人分了小菊,各自簪在鬢角。齊永春也替齊敏兒和齊寶兒拿了一朵,讓他們自己戴上,算是祈福延壽了。
這插茱萸祝親友平安的習俗,自古有之,但是簪菊以祈壽的習俗,卻是由宋元之後才慢慢盛行,代替了原先在身上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