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頁)
點名吟詠。
抄謄不費力,吟誦的可就難為小張氏了。
並不是所有人都如春華一般從小練習書法,力求把手書寫成個印刷體效果的,這時代大多數女性還是被“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束縛,本人不求學,家裡也不會逼著女孩去當女博士。
張綬對著一紙紙歪歪扭扭的字辨認了半天,能寫出來還算是好的,有些通篇墨團團,她張口只讀了頭一字,“紅……”
再難辨認,她也不是個笨人,便若無其事的放下拿了其他來讀,夫人們亦沒挑破實情。
等抄錄齊整了,上傳給甄氏,閱覽後甄姬便道,“今日盛會,既錄作集,至後世亦是風雅事。本以時景為題,便為《啟青君集》如何?”
“諾。”工整地寫上題名。
本來用時景為題,最後給集子題名的時候避了她的名諱,總算是甄氏顯露出幾分友善了。
下面的諸女各交換了個眼神。
青君即青帝,掌管百花,啟青君諧音又聯想到為詩的各人都是女眷,更是讓人有了旖旎之思了。
仕女們作詩成集之事果在許都上流社會引起了轟動。
此事北方已經平安近十年,雖陸續有南面的戰事,建安風雅之氣卻依然在都城盛起,由曹操開頭,曹丕、曹植身邊各雲集了一批文壇名士,成了三國時代除亂世烽火後又一華彩樂章。
這樣的附庸風雅之氣直接影響到了後世魏晉,而在赤壁戰後的後三國時代之初,卻只是僅僅萌芽罷了。
至於曹操本人亦欣賞於有才華的女子,原本他就是蔡昭姬之流的鐵桿粉絲。魏晉銜接大漢,也遺留了點彪悍民風,倒沒後世對女子的諸多限制,所以當曹操看到《啟青君集》原稿時首先是讚歎了。
詩文水平倒不至於是此時一流的,但從女眷哪兒流出,用的是最好的箋紙,抄謄的字跡值得一嘆,印象分就很好。
就像高考作文,寫得再好也抵不住要先有手漂亮的行書打底。
女眷能有這般的水平,曹操已是誇讚了,對曹丕也和顏悅色,“汝得一佳婦。”
天知道他對這位從袁氏搶過來的次媳,明面上為著政治宣傳捧得多,平時卻亦有看法。
這一回甄氏不止顯現出了才華,在貴婦中的做派也很大氣。
而對曹丕而言,也真是難得見到他爹對他有個好臉色了。
媳婦給他加分不少,過了幾天,丕少爺就特得瑟地拿著他老婆做的詩甩給他家心腹兼家庭教師司馬老師看,“這就是前些日子夫人們誦詩得的集,國都裡怕是傳瘋了吧。”
丕少很得意,曹植老婆是高貴的世家女又如何,他老婆可以糾集一個貴婦連開文學沙龍。
看到熟悉的字跡,仲達老師直接忽略了正得瑟的曹二,心裡都快嘔血。
合著你逗我呢,拿著你老婆的詩賣弄,詩是你老婆作的,字總歸是我老婆寫的吧?
回去拿這事問自己老婆,自然知道又是自家這個會來事的夫人弄出了這麼個么蛾子,“在場的那麼人出彩,難為你沒自己親為詩。”
“寫詩?”說到這個,春華來氣,冷笑道,“你難道看不明白,那場面上可不是我想出頭。”
回想著當時情景,“便如你看的,有這麼些人提得起筆寫詩的。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都是半瓶子醋偏偏誰都對誰不買賬。”
“那時候吳家夫人單推了我出來,便是我真有本事,這些夫人們年事、品級都較我高,哪就能以“才”服人了。”根本就是挑著她出醜,“說不準還在嫉妒我被人推到檯面上獻醜的人呢,我只好存了心思讓大家一同出彩。有真本事的顯現出來也是常理,沒本事又挑人出醜的也原形畢露。”
就算事後有人要說她狡猾,首先要求以抄謄來逃過,也只能在背後咬牙切齒。
親,這時代可不是每個女性都能十年不綴的練字。也不是誰都能一手一筆印刷體的。
說到吳質,司馬懿也沉思起來,那可是個善謀人心,有本事卻怙威肆行的人。
也交握住她的手,“且歇歇氣,原本就沒事,何必說的動怒了。”
春華原本冷臉想甩開,但越說她有氣,她反倒安靜下來了,嗔道,“累死累活,還不是為了咱家。你呀,遲早折騰死我。”
不要想和女人講道理,司馬懿有些躺槍的無奈,還要給傲嬌中的妹子順毛,“夫人說的是,夫人實在是我般配不上的賢妻。”
趁機環住小腰。
被他這麼膩歪著,春華也是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