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4/4 頁)
哪裡想到還會有人嘴賤,追問禰衡,“那荀文若呢?冀州牧荀令君你總比不過了吧?”
荀彧為王佐之才,出身高貴,行貌俱佳,智謀過人,眾人以為禰衡總該心服口服了。
這年頭男人沒個願意和荀彧相比,就如女人們都不願意和蔡文姬拼“才女”是一個道理。
哪知禰衡這個後生小子樣樣都比不過人家,卻照舊大言不慚道,“荀某白白生了副好相貌,正好用來借來給人弔喪。”
也不知道是笑這個後生要倒黴了,還是因為比不過人家荀美男,聽著有人損他也是種“樂”。
曹操聽了後終是忍無可忍地怒了。
這樣的貨不滅了他,磨刀霍霍還應該向著誰?
結果不知是禰衡之福還是禍,他還認識一個叫做孔融的人,正是自詡為孔聖人的後代的那位,以“孔融讓梨”為天下所知,在讀書人中可說是一呼百應。並且這兩人還互為莫逆。
在這位禰才子的口中,世界上只有三好人:他一個,孔融第二,楊修第三。
這份友誼也不知是真為他起到了靠山的作用,還是加速了他的滅亡。
在已經嘗過殺死名士邊讓的苦果後,這回曹孟德再一次面對了全士族階層的壓力,並作出了最後把禰衡這貨以暴力手段捆綁著送給了劉表的決定。
這樣的強硬手段,哪怕最後禰衡並非死於他之手,新仇舊恨也使得北方士族再次跳起反抗。
這一年對司馬家而言,卻毫不受影響,四男司馬馗也迎娶了新婦。
對這位〃季達〃,春華尚且沒有任何他的印象,歷史中也不是個知名人物……但奈不住人家有個〃八王團〃的兒子。
當然這個時候,司馬馗自己不知,新媳婦也不知,連穿越來的春華也不知。
有時不得不說,無知實在是種幸福。相比知道自己前路的艱險,對歷史細節記不清楚也是種福利了。
如果春華對司馬家八個兒子的瞭解程度堪比清普員口中的〃九龍奪嫡〃的話,瞭解這一家人比了解〃四爺〃,〃八爺〃,〃十三爺〃還準確,這會兒她真該頭疼了。
司馬家沒個邪魅九,也沒有溫文八,冰山四,有的只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