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不對啊,佛修不是根本不擔心渡劫的事情嗎?他們渡劫跟我們道修不一樣啊,他們早就經歷了那什麼苦,渡劫期對他們來說只是個境界。”
“問題就出在這裡,神元上師渡劫失敗,肯定有人搗鬼呢。那群禿驢,怕是會——哎!幹什麼?”
唐時兩個人正聽到興頭上,忽然沒了聲兒,一時有些疑惑,扭頭去看,這一瞬間,他忽然覺得很安靜。
走進來的是一名僧人,身上披著雪白的袈裟,左手扣著一串顏色很深的佛珠,右手豎在身前,一動不動。整個人都像是一塊暖玉,眉眼之間都是溫和和那種佛家的憐憫,卻又不高高在上,這是一種入世的美。
邱艾乾倒吸了一口涼氣,看到了那袈裟上的標記,嚥了口水喃喃道:“小自在天!”
☆、第二十章 是非
小自在天是什麼地方?
——佛修的聖地,超然於世外之處。
邱艾乾的這個聲音雖然小,可是整個客棧裡坐著的都不是普通人,也不止邱艾乾一個人有眼力能看出這僧人的來歷,當下整個客棧都安靜了,方才罵“禿驢”的人也不知道為什麼噤了聲。
在這種安靜的時候,反倒是客棧的小二反應比較迅速,直接跑上來道:“這位客人您需要什麼?先這邊坐。”
那僧人道了一聲“阿彌陀佛”,卻微微對小二搖頭,在此期間,那唇邊的笑容始終沒有落下。
“小僧來尋貴店店主,不知他此刻是否在店中?”
這聲音其實也算不上是多好聽,甚至有一種奇異的沙啞,只不過因為太過平靜,格外有一種超脫的意味。唐時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後來冷靜下來一想,倒是覺得可能是當時整個客棧太安靜給他的錯覺。
在此時此刻,看到這一名僧人,他是真的覺得這世界庸俗,高雅脫俗的只有自己眼前這僧人。
那小二哥一愣,哪裡有人進店不吃東西竟然來找他們掌櫃?可是細細一回憶起來,自家掌櫃黑歷史不少,只是這僧人,不知道是——
小自在天的佛修很少來到靈樞大陸,人家講究的是一個出世,佛家慈悲,也不講究跟別人結仇,所以這僧人身上全是脫去煙火氣息的高遠。
——山之巔,水之邊。
應該不存在尋仇的可能——小二哥這麼一思量,害怕誤了自家掌櫃的事情,直接伸手請他到一邊靠窗的位置坐下:“掌櫃的在,您先請坐,我幫您通告一聲。”
“有勞。”
這僧人倒是異常懂禮,低聲道了謝,便順了小二的意思,坐到了唐時他們旁邊的桌子上。
邱艾乾忍不住轉過眼光打量這僧人,畢竟是小自在天出來的,這感覺簡直不一樣……
唐時倒是覺得這樣去打量別人很不合適,不過看到周圍眾人都在看著僧人,他也覺得自己看兩眼沒問題——說實話,唐時不喜歡佛家,他的處世哲學並不是與人為善,也不是包容一切,所以看向這僧人的時候,感覺特別複雜。
那僧人在眾人的注視之中,並沒有半分的不適,他只是安靜地坐著,等待著。
近了就能夠看清楚了,是個玉面僧人,相貌很好,眉眼清俊,兩片嘴唇也是薄薄的,並不像唐時印象之中那些肥頭大耳或者骨瘦如柴的和尚。他頸項上也掛著一串佛珠,長長的,大約是九九之數,手腕上一串短的,手中拿著一串。
在等待的時間裡,那如玉雕一般的手指很規律地撥動著串珠,那手上的一串,每一顆佛珠上雕刻的圖案都不一樣,是鏤空的,不過裡面似乎還有什麼東西,看不大分明,只覺得那串佛珠應該很是沉重。
小二迅速地去了後堂,而眾人也就陷入了一片詭異的靜寂之中。
唐時捏著手中的茶杯,耳邊是遠處的喧囂,與此相反的是整個客棧的靜默,一切都是因為這僧人的到來,這雪白的僧衣,塵俗不染,反讓所有人自慚形穢起來。
小自在天的和尚,都這樣厲害嗎?
邱艾乾所說的那個標記,終於被唐時發現了,就在那僧人雪白僧衣的領子中間,是一個“卐”形狀的紋飾,並非是簡單的“卐”字,而是運用了迴文,層層繡出來的。
佛家尊右,這個符號唐時不是沒有見過,不過第一次看到相似的印記應該是希特勒和法西斯,那個符號是左旋的,正統的佛家以右為大道,因而右旋的“卐”才是正道。
卐,一般人讀作“萬”,佛三十二相之一,梵名室利靺蹉洛剎那,其實也就是“吉祥海雲相”的意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