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客繼而直刺蔡邕心臟,這位名震天下的大儒心道一聲“我命休矣!”挺直身子閉目等死。
成功在即,花甲老者眼中閃過一絲狂喜,當了一輩子刺客,毫無疑問這人是最有名氣者,殺了他,便是死了又有何憾?
“吾當不遜聶政、要離。”
一隻黑色的馬靴橫空而出——
“砰!”
刺客胸口一塌,口鼻噴血的倒飛出去。
蓋胤收回大腳,警惕地看向四周。蓋俊曾言,他要寸步不離蔡邕左右,追擊也不行,以防其他刺客趁虛而入。
“只差一點、只差一點……”
刺客受此重擊,卻匕不離手,還要掙扎爬起。他不甘心,方才匕尖甚至觸及了對方衣衫,就差一點……
蓋俊心中暴怒不已,不顧對方老者身份,一刀將其手貫穿釘在地上,腰跨一擺,腿出如鞭,狠狠抽在刺客左耳,刺客腦子“嗡”的一聲,翻眼昏死過去。
蓋俊怒意稍熄,待蔡邕回過神兒來,問道:“議郎受傷未?”
蔡邕搖搖頭,嘆道:“又亡二人!為吾一命,到底要死多少人?”
“是我大意了!”蓋俊頗為懊惱,前翻二十多個刺客伏於太行最後一座山嶺,雖出乎意料猶然不能欺近蔡邕身前十步,他本以為接下來會清閒一些時日,就在最放鬆的一刻殺手突襲而至,險些著了道兒,想想就覺得窩心。
蔡邕苦笑道:“誰會想到老者竟是刺客。”
第一卷西州少年第五十二章朔方
更新時間:20118182:11:46本章字數:4365
長子北與屯留比鄰,而後眾人直奔襄垣、銅鞮,銅鞮又名沁縣,乃是晉國末代君王晉靖公流放、葬身之地。三家分晉後,晉靖公被流放到此地,且降為布衣百姓,使晉國絕了祭祀的香火。晉國的歷史大幕,就是在銅鞮的土地上謝幕的。西漢著名大儒劉歆曾感慨:“憐後君之寄寓兮,唁靖公於銅鞮。”劉歆身處西漢末,弔古傷今,比照衰晉,預感西漢王朝要重步當年晉國的後塵。
而當今,垂垂東漢,何嘗不是又步西漢之後塵?
進入太原地界,蓋俊回眸上黨郡,感慨良多。
太原治所晉陽。晉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出於將來政治避難需要,趙簡子高瞻遠矚修了晉陽城,成為趙氏家族的“避風港”。但是對此舉,孔子頗多非議,故書於《春秋》:趙簡子入晉陽,乃蓄意叛君。人臣之罪,莫大於叛逆;趙簡子修築晉陽早有叛晉之意;最後的三家分晉之禍,實始於此。
晉陽又是漢文帝龍潛之地,因為漢文帝即位之前,在晉陽足足做了十七年的代王。
後世,將有一支李姓人從這裡走出,建立起一個毫不遜色於強漢的龐大帝國。
它的名字叫……唐!
晉陽之後,一行人翻越句注山,抵達雁門郡的雁門關,當年漢高祖劉邦伐匈奴,逾句注,困於平城,說的就是這個地方。
雁門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關牆雉堞密集,烽堠遙相呼應。
“天下九塞,雁門為。”名副其實。
趙國大將李牧常駐雁門,憑藉關城之險,擊敗匈奴十萬人馬。
西漢名將李廣、衛青、霍去病曾率兵和匈奴在此廖戰,大獲全勝,威震塞外。
一路北上,臨近雲中郡。
即將離開晉地,眾人心頭湧起別樣的感覺,再往前,就是另一種文明的生活方式了,與農耕文明相對立的遊牧文明。
戰國時,趙武靈王勵精圖治,胡服騎射,其先於河西築一大城,未就即有一廂崩塌,終不能成,於是改築於陰山河曲。占卜選址時,晝見群鵠遊於雲中,遂於其下築城,取名“雲中”。
目下正是草原一年中最美麗的時節,層層波浪蕩漾在翠綠如織的無垠大地上,彷彿從天邊一直鋪排過來。左側山岡有一群散開的羊低頭吃草,牧羊人歪斜在草地上曬太陽,口中哼唱著那似乎恆古以來就存在於草原的小調。
午後,紅日高懸天頂,草原上卻瀝瀝啦啦地下起幾滴小雨,閃電如同極光般直插大地,又極地收回。來自中原的趕路人,哪裡見過這等景象,心中充滿敬畏。
黃昏,雨勢減止,眾人抵達縣城夜宿,次日繼續起行,跨雲中,便是五原郡。
蓋俊置身寧靜而安和的草原,信馬由韁,思緒飄飛。
“五原……”
“戰神呂布的家鄉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