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第3/4 頁)
平定天下的堅實後盾,保守估計也要三五年時間。到那時,中原早已變得破爛不堪了吧……
這就是聰明人的痛苦之處,明明知道,卻無力改變。
荀彧想得很多,蓋俊也是思慮萬千,氣氛凝重,悄無聲息。半晌,蓋俊抬頭看看天色,一邊轉身向回走,一邊對荀彧說道:“文若,時候不早了,我們回去吧。”
“好。”荀彧應道。
“也不知道季才(楊俊)是否徵集好輸糧船隻,子源(臧洪)可是等得心焦。”
“楊主薄親自出馬,應該沒有問題。”
“希望如此……”
“……”
第二卷負笈進京第三百三十九章歸心
更新時間:20118182:12:59本章字數:7992
第三百三十九章歸心
午後,蓋俊和荀彧乘車返回晉陽,兩人並未急於入城,而是轉向城南來到汾水。汾水西岸,龍山峻峭靈秀,層巒疊嶂,密林蒼茫。豔陽照射下的汾水,明晃晃如同天上扯下的一道彩練,鋪陳人間。
水面上,扁舟如燕,百舸爭流。河岸邊,車馬眾多,川流不息,正將一石石糧食裝載船上。蓋俊下了馬車,踏上萋萋芳草,目視畫面,連連點頭。
楊俊坐在一座簡易涼棚內,見到蓋俊及荀彧到來,急忙迎上前,“將軍,荀司馬。”
“楊主薄……”荀彧微笑回禮。
蓋俊欣慰地點點頭,道:“季才,進度不錯,出孤預計良多。辛苦了。”
夏季的日頭毒辣得很,特別是下午,楊俊一邊引著二人行向涼棚,一邊說道:“所謂救人如救火,河東百姓嗷嗷待哺,片刻耽誤不得,能早一些是一些。”
“將軍來時尚有些擔心,如今,則安矣。”荀彧笑著說道。扭頭瞭望汾水,僅僅依據目測就知船隻不少,問道:“楊主薄一共徵得多少艘運糧舟船?”
楊俊心中有數,答道:“大小三百餘隻。”
荀彧點點頭,覺得差不多。
蓋俊坐到涼棚,喝下一杯清涼井水消暑,謂楊俊道:“今天晚上能全部裝完嗎?”
楊俊搖搖頭道:“恐怕不行。”
蓋俊皺了一下眉頭,下死命令道:“最遲明天中午,所有船隻必須全部離津南下。”
楊俊稍一躊躇,便咬牙道:“諾。”
蓋俊、荀彧呆了片刻後起身離開,楊俊將兩人送上車,返回涼棚繼續監工。馬車由南門駛入,停於幷州刺史部門前,荀彧臨下車,蓋俊和他交代幾件事,便打道回府。
荀彧目送馬車遠去,正要返身入門,忽聽門吏道:“司馬,兩個時辰前令從侄荀公達與兩位友人結伴而來,碰巧司馬不在刺史部,是由荀從事接待。”
“咦?公達來了,甚好、甚好……”荀彧聞言大喜,當即去找荀悅。
荀攸為人外怯內勇、外愚內智,從不肯輕易透露心中所想,其參與刺董失敗後,荀彧有六七層把握他會來晉陽,可終究不敢百分百確定,今聞其至,心中喜悅。
荀悅正在五業曹內辦公,州內主者,有五業從事,即荀悅所任之職,及典學從事,從事、勸學從事等。他們理論上屬於平級,談不上誰大誰小,但蓋俊去年為了請出家族二世二公,本人素有名聲清譽的河內人張範張公儀,特拜其為典學校尉,比兩千石,實際上就等於是之。荀悅到來後,則成為其副手。
荀彧見到荀悅,迫不及待問道:“大兄,公達在何處?”
“文若,你回來了。”荀悅放下文牘,起身說道:“公達刻下在官舍休息,我帶你去。”
荀彧看看堂下數人等待荀悅批示,搖頭道:“不用,大兄你忙。我自己去就好。”
荀悅點頭稱好,他本來就不善於應酬,何況還有很多公事要他處理,當下指派一個小吏領荀彧去官舍。
荀攸、華歆、鄭泰三人住進幷州官舍,先是沐浴,洗掉一身灰塵,而後用飯,填飽肚囊,最後躺倒塌上抵足小寐,剛剛醒來不久,荀彧便登門找來。
荀彧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曾舉孝廉,入京為郎,而華歆、鄭泰都是同年大將軍何進輔政新主,徵用的海內名士,而當時荀攸亦在此列。所以荀彧和兩人都認識。
四人互相見禮,坐定,荀彧撫掌笑道:“餘適才與將軍出城巡視晉東屯田區,將軍還曾提到公達、鄭尚書。將軍若知三位大才前來晉陽,必定喜不自勝。”
“在下已出奔長安,拋棄官職,荀司馬請勿再提尚書。”鄭泰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