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1/4 頁)
孫堅一戰大破胡軫、呂布,二戰再破徐榮,董卓麾下名將悉敗,十萬大軍望風披靡,狼奔豕突,訊息傳出,天下豪傑莫不敬佩,聲望隱隱有比肩驃騎將軍蓋俊之勢。
董卓被這一戰打得有些寒心,他和蓋俊於河東、河內兩次交鋒,也沒有敗得這麼慘過,謂長史宗室劉艾道:“關東軍數敗矣,皆畏孤,無能為也。惟孫堅小戇,頗為棘手。”遂遣使至陽人舉向孫堅求親,並言家族子弟皆可任命為刺史、太守。
孫堅與董卓有公、私之仇,豈會依附,瞪目大罵使者道:“董卓無道,蕩覆王室,還想與我結親?今不夷滅三族,顯示四海,則死不瞑目。滾”
使者狼狽而走,時袁術軍駐紮梁縣,不明真相,書告袁術。
袁術看過信後態度曖昧,將信示意左右,自後將軍長史楊弘、別駕劉先、治蒯越以下人人閱過,表情各不相同。
袁術拍拍几案,笑著道:“大家都別沉默不言,說說……”
別駕劉先環顧左右,見無人有開口意向,便率先說道:“孫豫州壯勇剛烈,志在除董,心堅似鐵,豈會被董卓說動?此為離間之計也,望將軍明察。”
長史楊弘看了劉先一眼,笑道:“此確為離間之計,不過孫豫州出身微末,性格桀驁,周旋于軍旅十數載,頗染殺氣,今既破董卓,似有驕橫狀,將軍不如藉此壓一壓。”
學從事蒯良皺眉道:“孫豫州立大功反遭壓制,豈不讓人寒心?”
“……”治蒯越聽了乃兄所言,為之苦笑。
蒼梧太守蔡瑁笑道:“不然,此縛虎之手段也。”蒼梧郡在交州,毫無疑問,他僅為遙領而已,此舉是袁術對交州的試探,用意明顯。在當今士人、特別是原士人眼,荊州都是蠻荒之地,何況更加偏遠的交州。但交州再不濟也有兩百萬人口,且,袁術最看重的是交州鹽,天下重利,莫過鹽鐵,因此袁術對交州有意也就不足為怪了。
袁術默許之。
自袁術、孫堅出兵以來,荊州、豫州通往河南尹的路段異常忙碌,川流不息,然而某一日忽地冷清下來。
孫堅近些日來聽慣了歌功頌德,阿諛奉承,突然間覺大軍即將斷糧,當即暴跳如雷,匹馬返回宛城,百餘里的路途,原本怒氣衝衝的孫堅頭腦漸漸清醒,當見到袁術的面,心態已然平和。
“我之所以出生入死,不顧安危,上為國家討賊,下慰將軍家門不幸。堅與董卓沒有骨肉親人之怨,而將軍卻聽信讒言汙衊,對我生疑。今不世之功就在眼前,而軍糧不繼,此吳起所以嘆泣於西河,樂毅所以遺恨於垂成也。請將軍深思。”
袁術作恍然狀,抓來一個軍犯罪的小吏斬之,而後與孫堅抱頭痛哭。
孫堅既得糧草,兵精具全,於三月率軍北上。董卓迫不得已,親自出馬,集合步騎六萬出大谷關,兩軍對峙於谷外。
這一戰也許關乎大漢國未來的命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與之相比,冀州之爭則顯得無足輕重。
公孫瓚擊破張頜,將本部近兩萬,冀州降兵萬餘,共計三萬餘人火南下,剛入魏郡境便碰上蓋軍斥候,告知驃騎將軍蓋俊已克鄴城,勸其回返,免得雙方引起不必要的衝突。
公孫瓚目瞪口呆,他已從張頜降卒處得知蓋俊打敗韓馥,但他認為那是謠傳,未得證明,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當時蓋俊還未擊敗韓馥。
韓馥不是號稱鄴城有十萬大軍嗎,就算有水分,砍去一半,亦有五萬眾,以張頜計程車卒作為比照,堅持十天半月不是問題吧?
而今、而今……
這才多久的工夫啊?蓋俊不僅打敗韓馥,更拿下了冀州治所鄴城。
公孫瓚懷疑蓋軍斥候在撒謊,為的是阻其南下,當即不管不顧,執意南下。然而事實就是事實,隨著鄴城臨近,他不得不承認蓋俊確實取得了鄴城乃至魏郡的控制權,並且冀州牧韓馥南下投靠袁紹,奉上印綬,袁紹終於如願成為冀州牧。
前進還是退回?
公孫瓚沒有想太久,繼續南下,最終停於漳水北,紮起大營,與鄴城僅一河之隔。
望著水、路絡繹不絕的運糧隊,公孫瓚抓來小民細問,得知這麼忙碌的景象已有數日之久,據說鄴城有一千萬石糧谷,數十億錢。
公孫瓚震驚了,繼而心疼得厲害,如果不是張頜匹夫礙事,這些都是他的啊
錢錢錢糧糧糧
不行,我要分一杯羹。蓋子英之所以勝過韓馥,那是我在北方為他牽制了冀州數萬精銳,他豈能獨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