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部分(第3/4 頁)
子卻已經辦差利落,在皇上面前得臉了。
嚶鳴淡淡道:“愉妃沒那麼多心眼兒,至於五貝勒——這兩年他忙得不可開交呢!”——只要是為後院的事兒焦頭爛額呢!
這事兒說來話長,前些年,五貝勒的嫡福晉好不容易有了身孕,她肚子倒也爭氣,一舉得男,給五貝勒生了嫡長子,愉妃也高興得緊,可惜沒高興幾天,那孩子竟得了急症,一夜之間就歿了!當時五福晉悲痛欲絕,恨不得隨之去了,五貝勒百般撫慰,加之很快五福晉又懷上了,這事兒就漸漸淡去了,第二胎生下來,竟也是個兒子,可倒黴的事兒又來了,這個孩子剛滿週歲,竟落水淹死了!!
生一個死一個,莫說是五福晉受不了了,五貝勒也是心力交瘁啊!!
而且自此之後,五福晉壞了身子,太醫都說了,以後怕是再難懷上了。
可去年的時候,五貝勒的小妾胡氏懷上了身孕,今年夏天也生下了一子,這個孩子倒是健健康康的,生下之後,五貝勒大喜過望,立刻請封了胡氏為側福晉!可惜這個胡側福晉也倒黴,載入玉牒沒多久,竟也落水溺死了——跟五福晉的第二個兒子一般死法。
這事兒——略一想,便是一場激烈的宅斗大戲啊!!五福晉兩個兒子,死得都不尋常,最可疑的自然還是胡氏,五福晉察覺出端倪之後,如何能容胡氏生子、還風風光光做了側福晉?一手殺母奪子那叫一個乾脆利落!!
不過胡氏的兒子,到底也沒落入五福晉之手,而是被五貝勒送進宮給愉妃撫養了!!
看樣子五貝勒也懷疑自己老婆啊……
不過五貝勒跟五福晉每次進宮請安,都是成雙成對,倒是一點也看不出婚姻危機來。可見是五貝勒演技不錯!
這廂,怡妃得了幾句安撫,這才安心地跪安退下了。
第749章、十二阿哥回宮
乾隆二十六年臘月二十三,是小年,照例該封筆,若無大事,弘曆接下來的日子便不再批閱奏摺,算是給自己放年假了。
正好,回疆的事兒也終於塵埃落定了,弘曆也能安心休假了。
說到回疆再起風波,自然是因為容嬪之死——哦,不,現在不能叫她容嬪了,和卓氏被賜死之後,弘曆下旨,褫奪了她所有的封號與位份,將她的遺體連同庫爾班的首級一起送回了小和卓部。
連嚶鳴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弘曆的舉動實在是太激烈了。
和卓氏之死,大可以病逝來敷衍小和卓部。但弘曆沒打算那麼辦,固然敷衍之策可以拖延一時,弘曆卻是打著永絕後患的心思。
按照弘曆的說法,和卓氏既然敢行巫蠱鎮魘之舉,可見小和卓部包藏禍心,所以他不能容忍和卓氏的兄長坐穩小和卓部酋長的位置,與其敷衍拖延,不如雷厲風行,趁其在回疆根基未穩,斬草除根!
阿依和卓的遺體與庫爾班的首級送去和卓氏,便是要激怒圖爾都,使其興兵起事,如此一來,弘曆就可以發兵平判了。
弘曆的計劃很好,也叫人暗中聯絡了大和卓部,只等小和卓部有所異動。可事情略有些偏差,因為在之前的大小和卓叛亂中,圖爾都和卓見識到了大清燧發槍的厲害,所以即使看到親妹妹的遺體,也仍然忍住了沒有輕舉妄動,而是也暗中聯絡了大和卓部,與之約定一同起兵,而且願尊大和卓部酋長為“大汗王”,自己做“小汗王”,約為兄弟,共圖基業。
“汗王”這個稱呼,可是不能隨便亂稱的!特別是在清朝,皇子阿哥們都是尊稱皇父為“汗阿瑪”,在滿語詞彙裡,“汗”就是“皇帝”的意思。圖爾都欲自立汗王,其實就是自立為皇帝,此舉形同謀反,自然不為弘曆容忍。
而那大和卓部的酋長,也是在大小和卓叛亂以後,被弘曆剛剛扶植上去的新酋長,他只想安安穩穩做個富貴地主,可不想作死。所以表面上拍著胸脯應了圖爾都,一轉臉就把圖爾都賣了,還將圖爾都書信轉呈弘曆,告發小和卓部酋長、輔國公圖爾都和卓的謀反意圖。
好了,這下子,罪證確鑿,弘曆總算可以發兵了。
從發兵到徹底解決圖爾都和卓,只用了六天時間,那叫一個迅雷不及掩耳。做著汗王夢的圖爾都和卓哪裡想到自己被自己的盟友給出賣了?連自己的小命都輸上去了,而小和卓部被大和卓部兼併,自此之後回疆再無大小和卓之分。
只不過回疆遠在數千裡之外,捷報傳回的時候,已經快到小年了。
不過總算趕在小年之前乾乾淨淨處理掉了一切,弘曆剷除了回疆的後患,也終於安心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