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只單憑羌人拿著手中的鍋或是廚具作戰,有些手上沒有武器的只能徒手撲向漢軍。
董卓的中軍進展順利,從左右兩側進攻的張繡、徐榮和華雄、李傕四人亦如此。他們軍中雖然出擊的大將沒有董卓中軍的多,但領兵的張繡、華雄都是董卓麾下最強的大將,勇不可擋,羌將根本無一能敵,再加上徐榮和李傕兩人的統兵之能,殺起羌人來比之董卓中軍亦是不慢。
殺入羌營之後張繡手持虎頭金槍左衝右突,胡車兒緊隨其後,而徐榮則是居中指揮大軍,一個在正史中連敗孫堅、曹操之人,統兵之能可見一斑。有徐榮在身後統兵,張繡殺得更歡了,根本無需顧忌身後士卒如何,只需不停地衝殺即可,他知道徐榮一定會指揮好士兵。
而恍如魔神降臨一般的胡車兒手執巨大狼牙棒,一眾羌人觸之非死即傷,兩名殺神在羌人營中衝突一番之後很快就轉向殺向北宮伯玉的中軍大營。
而此時的中軍大營之中,韓遂和邊章拉著北宮伯玉逃跑,韓遂還在耳邊不停地說著些什麼,而李文侯則是緊隨三人。韓遂拉著北宮伯玉上馬之後,領著一些已經反應過來計程車卒往後營就跑。
北宮伯玉一跑,羌人的指揮就更加混亂了,一些統兵大將見到北宮伯玉四人全跑了,也顧不上殺敵,命一些士卒為他們斷後爭取時間之後,就帶著親兵領了一些跟隨而來計程車卒亦往後營跑。
而此時前營已經被董卓攻陷,左右兩營亦被張繡、胡車兒和華雄三將衝殺得羌兵節節後退,他們後面的徐榮、李傕二人統兵跟上佔領,看情形陷落只是時間問題。
當漢軍到達中軍大營的時候,看到的只是空無一人的大帳,不過從帳中見到尚且溫熱的美酒,大家都知道北宮伯玉幾人定是剛跑了不久。
董卓見得,立即喝道:“諸將,追。”
隨著董卓一聲令下,董卓麾下十數員大將紛紛上馬出擊,追向後營,不過當他們攻下後營之後亦沒有見到北宮伯玉幾人,董卓聽得回報,便問道:“羌人向何方逃逸?”
牛輔答道:“北方。”
董卓說道:“汝等且下去準備五日干糧食水,然後等待本將命令,現在本將且去見蕩寇將軍。”
“諾……”
第四十三章 追擊
羌人前營之中,蕩寇將軍周慎領著北軍姍姍來遲,卻是見到遍地羌人屍首,還有那殘破的營帳,整個前營顯得混亂不堪。
這時卻見到董卓從中軍大營領著幾騎到來,周慎有些酸溜溜地說道:“恭喜仲穎一戰功成。”
董卓卻是說道:“持真,莫要說這些話,北宮伯玉已經向北敗逃,且與吾一同追擊,共同成此大功。”
周慎聽得,大喜道:“當真?”
董卓大笑道:“自然,持真兄且令部下準備一二,我們儘快出發。”
周慎聽得說道:“好,不過車騎將軍那裡……”
吾已命人稟報車騎將軍,不過車騎將軍所屬均乃步兵,以為後合接應,吾等且率騎兵當先追擊。
周慎聽得,大笑道:“好。”
……
董卓與周慎合兵,約有四萬餘大軍,以張繡、徐榮二人為先鋒,統張繡麾下四千人馬(三個月下來又有所折損)和徐榮的四千人馬,合共八千精騎為前部。董卓與周慎則率領諸將為中軍。而張溫知道董卓和周慎準備追擊之後,亦湊了三千騎兵出來交由孫堅所部統領,隨董卓、周慎二人一同出擊。
三個月下來董卓亦見識了孫堅勇武,當不在張繡、華雄之下,其麾下四員部將亦是不凡,單論武藝比之自己的其餘部將恐怕亦不遑多讓。董卓對孫堅甚是看重,又令李儒準備少量糧草讓孫堅所部率軍在後面押運,而由於所押運糧草不多,若是前方有戰事,孫堅亦可以分兵來援,如此一來孫堅戰後就肯定有功勞在身,可見董卓對孫堅的看重。
大軍一路前行,很快就進入北地郡,路上遇到零星羌兵都很快被張繡的前軍所解決,根本不勞後面的董卓中軍出手。
董卓和周慎都很是高興,只有李儒卻是不時皺著眉頭在想些什麼。
而前軍之中張繡亦感到有些不安,原因卻是北地郡。他卻是記得原本歷史中張繡被稱為北地槍王,那麼成名肯定就是在北地郡,如此推算在這裡肯定有一場大戰,如果沒有的話不可能會成就張繡北地槍王之名。不過張繡卻是隱約記得後面還有馬騰、韓遂、王國的叛亂,漢庭還要多進行一次平羌之戰,這麼算起來從黃巾之亂到董卓進洛陽之間是經歷過三次平羌之戰的,而現在張繡所參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