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部分(第2/4 頁)
太尉,領司法省,主理天下量刑、判刑之事。如此一來,張繡便直接將太尉此職從軍職變成文職,從此與軍事沒有絲毫瓜葛。
此三人同列一品,地位相仿。而張繡也安排了副手給三人,如鍾繇副手就是諸葛亮;楊阜副手乃是董和;杜畿的副手則是張既。這些人裡面,除了楊阜比較年輕之外,鍾繇和杜畿年紀已經不少,找諸葛亮和張既作為副手,意思不言而喻。
三省之長後面,就是六部了,戶部陳松、吏部諸葛瑾、禮部鄧芝、工部蒯良、度支部張紘、刑部韓浩,這六部首長位列從二品。而其他文臣,諸如鄧芝、閻圃、蒯越、蔣琬、孫權等一大堆老人和新人分別調入三省六部各個部分充任要職,而又各有封賞,就不一一詳述了。
至於各州刺史,倒是沒有改變,增加的就是定了官品為正二品罷了,統領各地軍團的大將也沒有改變。
文職封賞完之後,就到武職。賈詡為軍師祭酒,領軍機處文職,位列一品。李儒、龐統、法正、周瑜、魯肅分別為中軍師和前後左右四大軍師,分別為從一品和正二品。往後就是陳宮、陸遜、呂蒙、成公英、馬謖等謀士了。
大將方面則麻煩較大,開始時也讓張繡頗為頭痛,最後決定如此封賞。首先是七虎將,分別是趙雲、馬超、黃忠、龐德、甘寧、太史慈、孫策。除了七虎將之外,還封七良將,分別是徐晃、張遼、徐榮、華雄、張任、高順、呂蒙。
虛銜過後,自然就到實職了。趙雲封車騎大將軍,領金印紫綬,一品官,位列眾將軍之首;徐晃為驃騎將軍,位僅次於趙雲;黃忠為衛將軍,位與徐晃相同,皆為從一品。
除此之外,馬超封徵西將軍、孫策封徵南將軍、龐德封徵北將軍、張遼封徵東將軍,太史慈封中軍將軍、甘寧為水軍都督。除此之外,徐榮、華雄、張任、高順四人為東南西北四鎮將軍。這四徵四鎮將軍加上太史慈和甘寧,皆為正二品將軍。而呂蒙則為水軍副都督,從二品,官位稍次一些。
這十四人定好,後面就是郝昭、郭淮、馬岱、文聘、魏延等將領了,而張泉由於有開府之權,故此一眾小將都歸屬張泉的太子府管轄,在此就不一一詳述。而一直作為張繡護衛的胡車兒還有周倉,分別封為中領軍和中護軍,為從二品。
麾下眾文武各有封賞之外,西域、涼州、河套、南中等各族頭領,亦各得封賞。
當所有封賞結束之後,已經到了日落時分。賈詡早就安排妥當,登基之日與百姓同樂。張繡先是與眾文武前往內城的城頭,在內城城頭擺下筵席,與長安城內百姓飲宴同樂。這長安城的大宴,一直持續了三天。
新皇登基,張繡也大赦天下,本來張繡治下犯事的人便不多,大赦天下之後,更讓囚徒感恩戴德。而張繡登基之事,也在一個月內傳遍天下各州,張繡治下百姓官員和士卒自然同樂,不過訊息傳到臨淄,漢天子劉協以及漢相曹操卻同時勃然大怒,之後才召集文武,開會議事。
第六百三十三章 戰略包圍
半個月後,長安城皇宮正德殿內,張繡手下眾臣齊聚。經過半個月的歡慶,長安城百姓雖然還未完全從熱鬧中恢復過來,但由於春耕臨近,故此也恢復了生產。至於張繡與眾臣,這是第一次正式的朝會。
張繡笑了笑,說道:“文和有話且說,朕雖然登基為皇,但朝會也是跟以前一般無二。”
賈詡點了點頭,也沒有糾纏這些,而是說道:“陛下,方今天下,我華國已擁七分。臣請陛下,出兵滅漢,定鼎天下!”
張繡聽得,沉吟了一下,說道:“文和所言有理,只是去年才將江東平定,士卒疲累。若是再行大戰,恐怕戰力有所不接。加上從徵南中開始,就沒有停歇過大戰,糧草方面恐怕也有些緊缺,此時展開大戰,未免有些不利。”
鍾繇聽得,出列奏道:“陛下所言有理,糧草上的確有些緊缺,不宜進行大戰。”
見到張繡以疑惑的目光掃來,賈詡笑道:“陛下和鍾丞相所言皆有理,故此臣以為,今年出征,只為滅漢作準備。”
張繡一聽,精神就來了,連忙問道:“文和有何計策?”
賈詡點了點頭,而後說道:“臣與另外幾位軍師商討之後,確實有些得益。”
張繡聽得便笑道:“文和且細細道來。”
賈詡淡笑道:“其實此計乃是陛下所出,臣等只是依葫蘆畫瓢。”張繡聽得,輕“哦”一聲,便沒有再說話。賈詡招了招手,讓兵卒抬將地圖拿上來,而後一邊指著,一邊說道:“陛下當初平荊州之時,乃是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