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部分(第2/4 頁)
張繡點頭道:“本將說話從來都一言九鼎。汝若不信可以去金環三結那邊打聽一下,本將已經派人在那邊設立互市。”
朵思大王看著張繡誠懇的目光,最後卻是點頭道:“好!我就信你一次,朵思願降!”
楊鋒和朵思大王都降了,這麼一來這一片基本上都定下來了。張繡讓楊鋒和朵思大王各回洞中,靜等張繡派來的官吏。而自己則引大軍前往三江城,其中楊鋒之前領來的三萬大軍加止朵思大王麾下的兩萬大軍也由鄂煥統領,加入到張繡大軍的行列。至於糧草方面自然有這兩洞供給了。
孟獲和孟優被放走了之後,卻是急急往三江城而走。不過二人剛。趕到三江城下,卻是見到城上的大旗都已經換掉了,變成孟獲既熟悉,又忌恨的張繡大旗。卻是三江城被早到一步的張任率軍攻破了。
三江城乃是孟獲的老巢,可以說孟獲剩餘的家底全部都在這裡。現在見得三江城打破,孟獲卻是愣在了當場,就連孟優也沒有太好的呆愣了一下,孟優便問道:“兄長,三江城已經被打破,此時當如何?”
孟獲被孟優一問,當即陷入了沉思之中,良久之後才答道:“我聽祝融說過,其父與西南方的八納洞洞主木鹿大王有不輕的交情。現在祝融被漢軍擒住,我等可以去向他借兵來救。”
孟優聽得。連忙說道:“木鹿大王?弟聽說過此人,傳聞此人麾下有支象兵,所向披靡,而且麾下士卒能驅趕山中猛獸毒蟲助戰,厲害無比。如若真能請到此人,破漢軍有望!”
孟獲聽得,連忙說道:“那事不宜遲,我等速去投他!”
而就在孟獲兄弟去到八納洞投木鹿大王之時,張繡也率軍到得三江城與張任大軍匯合。這三江城可以說是南中第一大城了。由於城外有滬水、甘南水、西城水三條河水匯流之處,故此稱之為三江城。
而這三江城也算是南中物產最為豐富之地,城外還有鹽井。可以說南中蠻人的食鹽都是靠三江城這裡的鹽井進行供應。而此地開始時並無三江城,正是由於南中的蠻人要到此處換取食鹽,久而久之這裡就形成了一個集市,成為了南中諸蠻以物易物的地方。而後逐漸發展成現在繁華的南中第一大城。
正是由於三江城有鹽井之利,加上物產豐富,糧食相較於南中其餘地方可謂富足。歷經數代銀坑洞洞主積累,終於到了孟獲這一代,銀坑洞有了一統南中的實力,並由孟獲親手完全了這壯舉,自稱南蠻王。
當然並非南中所有部族皆服孟獲,但由於孟獲掌握鹽井,故此就算不服孟獲的洞主,亦不會與他交惡。孟獲因此而野心膨脹,率軍準備攻略益州北部漢人的地方,由此而引發了這次大戰。
不過現在三江城為張繡所奪,形勢已經完全逆轉。掌控了鹽井的張繡使得南中各洞主都不敢不服,此等情況之下孟獲可謂勢單力孤,會助他的洞主寥寥無幾。而張繡正是因為知道三江城對南中蠻族的重要性,因此將朵思、楊鋒都放回去也不懼他們作亂,蓋因命脈已經掌控在張繡手中,由不得他們不服。
此時三江城較大的宅子中,張繡等人齊聚一堂。
張任卻是先為張繡介紹了呂凱,這個熟知南中情況並頗有才華的年輕人,張繡自然對其交口稱讚。至於鄧艾,張繡雖然很滿意他的表現,但口中也就讚了幾句,更多的是叮囑和提醒,邸艾卻是全部聽了進去。
一番客套之後,張繡笑道:“諸位,如今三江城已經在我等手中,南中各蠻族卻是不敢不服。不過孟獲此人此時還未心服,斥候來報其現在逃到西南方的八納洞,與洞主木鹿大王勾結起兵,正向三江城殺來。”說到這裡,張繡轉頭望著呂凱問道:“季平,汝可知這八納洞木鹿大王有何特別之處?”
呂凱仔細回想了一下,便答道:“回稟大將軍,這八納洞木鹿大王手下有一支極其厲害的騎軍,不可不防!”
馬秋聽得,忍不住撇嘴道:“騎軍而已,有什麼好出奇的。論騎兵,大將軍手下就有天下最強的騎兵,我等豈會懼他!”
呂凱聽得,也不著惱,只是向眾人解釋道:“這木鹿大王手下的騎軍所騎的並非戰馬,而是白象!”
“騎的不是戰馬?而是白象?”眾人聽得,同時失聲叫了出來。到了南中這麼長時間,眾人也見過了白象,不過並非成群的白象,而是偶然見到一兩隻罷了。那些白象比戰馬高出極多,而且身形巨大,皮粗肉厚不懼刀槍。而此時竟然聽得有人以白象組成騎軍,由不得眾人臉色不大變。
倒是主位之上的張繡,聽得呂凱的話後摸著下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