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們出門遊歷幾天,等放榜時再回來。”
“這個……不行。”蛾子擺了擺頭:“出門可是要花錢的,再說,蛾子聽人說,童子試還有兩場,你還得讀書備考。”
“好了好了,我的小管家,你隨我出去玩幾天吧。”對這種小女孩就得哄,吳節朝她連連拱手,嬉笑道:“蛾子,下次府試在四月,還早著呢。再說了,你如今隨了我,也是我吳家的人。這次回了家鄉,一次都沒出去過,難道你就不想看看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還有,書上說過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可見,這出門遊學開闊眼界,比坐在書齋裡讀死書要好。”
“出不出門遊玩,我倒不關心。”蛾子聽吳節這麼說,有些意動,狐疑地看了吳大公子一眼:“書上真這麼寫的?”
“怎麼沒寫,難道我說的話你也不相信。”
這個時候,院外傳一陣笑聲,估計是其他人見吳節沒有任何公子派頭,反在一個奴婢面前陪笑臉的緣故。
蛾子“啊!”一聲,這才發現外面有那麼多人,一張俏臉有些微發紅,不禁大窘。
吳節嘿嘿一笑:“別理睬他們。”
蛾子又“啊”一聲,心急火燎地衝了出去,一把將院子大門關上,上了門閂,又四處看了看,才鬆了一口氣對吳節說:“少爺,還好東西一件沒少。最近為了給你調養身子,蛾子買了不少吃食,這麼多人,若是被人隨手順兩件,我哭都沒地方哭去。”
蛾子就是這麼一個顧家的人,有她操持家務,吳節省心了不少。
第二日,一主一僕就坐了船順水而下,到嘉定府、峨眉山、眉山遊了一圈,到放榜那天才回到新津。
一路上無論是乘車還是坐船、住店,都有蛾子在討價還價,這小姑娘殺起價來極狠,又長得粉裝玉砌,看到這麼個可愛的小姑娘,別人也都讓她三分。
在外面玩了五天,卻沒花多少錢。
總得來說,這次旅遊還是很不錯的,臉變紅潤了,精神也好起來,讓吳節看到了變成帥哥的希望。他現在年紀尚輕,正是生長發育的時候,只要加強營養,在適度鍛鍊,未必沒有變成型男的的可能。
發現這一點,吳節精神大振。
唯一讓吳節感到不滿的是,因為歷史已經發生了改變,很多人文古蹟也不存在了。
比如樂山大佛,比如眉山的三蘇祠;比如中巖的喚魚池,那是蘇東坡老婆的家鄉,就是“明月夜,短松崗,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一詞的女主角;還有南宋的虞允文墓。地方還是那個地方,風物不舊,讓人忍不住一陣唏噓。
彭祖的墓還在,也是個意外的收穫。
回到新津時,一看榜,果然是頭名,看樣子,那張試貼詩的卷子對自己沒有任何影響。
依照當時讀書人的規矩,知縣錄取了自己,就算是他吳節的恩師,應該上門去謝師恩。
帶了一大堆旅途中購買的旅遊紀念品,寫了拜貼,去了縣衙正好碰禮房那個書吏。
那人見了吳節一臉羞愧,連聲道歉,恭敬地把他迎了進去。
見了知縣,拜了恩師,說了幾句場面話,知縣緩緩開口,說出一樁事來,讓吳節一楞。
第十八章唐夫人的兄長回來了
新津知縣姓高名問陶,松江府人,說起話來一口糯軟的江浙口音,讓人聽得有些吃力。
此人年約五十,是嘉靖三十三年同進士出身。
以他的會試的成績,依照明朝官場的規矩,首先得發放六部觀政,做幾年閒差增加從政經驗,然後再下到如山陝雲貴這種偏遠地區幹幾任縣令的。入仕不過六年,就直接做到了新津這種上縣的知縣,依靠的是他身後雄厚的背景。
其實,高問陶也是寒門士子出生,少年時窮得厲害,個人資質也屬尋常。如他這樣的人物,即便混進官場,又一把年紀,很有可能在小縣縣令一職上幹到退休。之所以來到成都府這種繁華之地做官,靠得是他松江府的一個大人物----當朝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徐階。
有這麼一個身為閣相的老鄉看顧,仕途自然走得通暢。
這一點,是高知縣同吳節談話時隱約透露出來的。
高知縣之所以說出這麼一番話來,內心中也將吳節當成了自己的學生。吳節自己心中也是清楚,知縣大人是很看重我吳節前程的。
明朝官場有一個自己的圈子,這個圈子以同年、師生關係維繫,終身不能更改。
吳節如今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童生,可一手漂亮的八股文章就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