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4/4 頁)
情是這樣,因為不立太子,作為皇四子的景王自然動起了心思,想要有所動作。
按照明朝的藩王制度,親王們成年之後,都必須到出京就藩,無詔不得回京城。
景王自然也必須離開京城。
可裕王因為是內定的儲君,雖然沒有名號,卻一直留在京城裡。有這麼一個先例在,景王索性耍起了賴,死活也不肯去地方。怕的就是離開了中樞核心之地,將來朝廷若有大變,等訊息傳到地方,黃花菜都涼了。
也不知道他使了什麼手段,竟然得嘉靖皇帝默許。
這可是惹惱了整個文官集團。
文官們本就因為太子位一事被弄得著急上火,如今又鑽出景王這碼子事來,頓時鬧翻了天,紛紛上書要求景王儘快離開京師,越快越好。
你景王好死賴活地留在京城裡做什麼難不成還想覬覦儲君之位?
朝廷自有禮制:立嗣不立長,無嗣則立長不立賢。
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天下人者,咱們讀書人也!
天子千秋之後,誰來繼續大寶,自有規矩,自然有我等正人君子來做主,什麼時候輪到你一個親王來動心思了?
於是,文官們火力全開,將怒火對準景王,見天奏請景王必須立即出京。
可惜文官們同嘉靖皇帝鬥了幾十年,還是沒有摸清楚他的脾性。這是一個性格堅強,又有強烈逆反心理的君主。
“朕貴為天子,凡事自可乾綱獨斷,你們讓朕做的事情,朕偏偏要反著來。”
第五十七章明天府試
從後人的歷史記載之中來看,嘉靖皇帝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荒淫的君主。在位期間也好象沒做出任何值得一提的政治成就。
在位四十四年,整日都躲在皇宮裡煉丹修道,無心過問朝政。更荒唐的是,為了煉丹,還四下收集處女的經血,弄得天怒人怨,甚至發生皇宮裡的宮女不堪忍受這種非人折磨,群起而攻之,試圖用衣帶將這個變態皇帝勒死的咄咄奇事。
當處,吳節也覺得這傢伙就不是個東西。可後來上了大學,閱讀了相關的歷史文獻,這才駭然發現,嘉靖皇帝不但是一個合格的君主,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政治家。
政治家不問私德,以個人品性來評論一個歷史人物,不但不合適,也不唯物,很多事情需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