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4/4 頁)
走龍蛇,如同活過來一般在牆壁上張牙舞爪,
這是張旭的狂草,以酒為媒,以氣為劑,以飽滿的熱血縱橫恣肆。
一口酒,一行字,張口一吐,就是一個盛唐。
天地間都是吳節的長嘯,大笑。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
一篇短文的上片已經結束,連貫不斷的草書終於斷了,卻有一絲回味不可終絕。
為下片隱隱蓄勢。
那驚若游龍翩若驚鴻的書法;那超凡脫俗,卻隱含濃烈情懷的文字,如一擊重錘砸下,將眾人震得無法呼吸。
這就是實力上的差距,一群三流文人和一個文壇宗師的差距。
第五十二章誰敢說我抄襲,誰敢
天地是世間萬物賴以寄存的旅舍,光陰歲月不過是千年百代的匆匆過客。飄浮不定的人生如同夢幻一般,盡情歡樂能有幾時呢?
在這麼一個微雨迷朦的夜晚,輕風送來竹林的喧響,以及晚春花草清香,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日子啊!
與各位蜀中的文友兄弟共聚於這座江邊小樓,乃是人生一大快事。
……
沒錯,這就是唐朝詩仙李白的散文《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這篇優美到極至,縱情奔放到濃烈頂峰的散文可是寫進了高中語文的,任何一個現代中學生都能倒背如流。
一提起古代散文,世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唐宋八大家。而在所有人心目中,李白是詩仙,以詩詞見長。其實,李白的文章因為蘊涵了詩人的特質,其璀璨精妙之處卻是其他人所不具備的。
嚴格來說,應該算是散文詩。
也因為李白散文的特殊性不容忽視,清人吳調元在編撰《古文觀止》時,一口氣將他這篇文章和《與韓荊州一文收錄進去,做為中國古典文學最具代表性的篇目傳諸後世。
正如某現代詩人所形容的那樣,“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光,三分劍氣”。
這就是所謂的大唐氣象,開闊、豪邁,讀之讓人肝膽皆張。
此時正是嘉靖三十九年,與天寶年一樣,嘉靖年也是明朝文化最昌盛的時期,一大批思想家、文學家如繁星佈列天穹。
只不過,明朝是以《三國演義》、《水滸》為代表的俗文化,而大唐天威乃是詩與酒、高歌與劍氣,萬里覓封侯的雅文化。
兩個年代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