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2/4 頁)
勳過自己的小日子清淨,現在生了孩子,這兩人都是頭一遭當父母,壓根不知道怎麼整孩子,尤其王家美還在月子裡,洗衣裳做飯什麼的都不方便,指望潘士勳幹這些事吧,他自己都照顧不好自己呢,怎麼會照顧王家美母女兩個?
至於吃的方面,就更別提了,夫妻二人另起爐灶之後,一直是王家美在做飯,潘士勳對娘們乾的活幾乎從來不伸手,你要問他,灶臺上的東西,他到底會幹些什麼?
燒水,燒開水。
這個月子坐的,可把王家美氣得不行,看哪哪不順眼,把潘士勳祖宗十八代都擱嘴上問候了一遍,說老潘家人都不是東西,沒一個把她當人看的,她好賴生孩子了,倒是有個人來伺候她啊。
伺候她?張學蘭當初都不搭理秀英了,王家美是有多大臉能張學蘭上趕著去給她洗衣做飯?
潘士雲去?她一心想著考高中呢,好容易她娘支援她唸書了,她放學回來看書複習還來不及呢,能去給王家美當老媽子使喚?
都不願意去,還能讓潘陽這個公公、潘恆春這個太公公過去伺候?能方便嗎?
其實說白了,王家美這是作的,當初她但凡跟潘陽處好了關係,張學蘭重男輕女不管她,潘陽還能不管?不說給她洗衣裳洗尿布了,端個飯燒點好的給她補身體,那還是不在話下的。
這王家美當初拼了命的作,到頭來,看她次數多的,竟然還是潘陽,潘陽看的不算頻,一天一次,忙了就兩天一次,沒回來見潘士勳手忙腳亂的忙活,她也生了惻隱之心,白天她在窯廠幹活就不說了,晚上回來她還是燒開了水,臥了荷包蛋,裝在足足有兩個碗大的鐵盆子裡,荷包蛋湯裡再添上饊子,撒上白砂糖,做好了就讓潘士雲送去。
潘士雲也有意見,她現在不像以前總把話藏心裡了,跟潘陽抱怨道,“阿噠總讓我去。。。我不想去,沒回我去二嫂都說話陰陽怪氣的,我不去。。。”
潘陽拍拍她腦袋,道,“你都不願意去了,還讓我這個當公公去?小告太小,端不好就燙到手了,至於你娘,你覺得她可能會去?好賴那是你小侄女呢,不看你二嫂,也得看你二哥的面子,乖,送去了就回來。”
潘陽這番話也算是讓潘士雲動了惻隱之心,她懂她阿噠刻意加重侄女兩字的原因,無非就是在提醒她,將心比心,她自己是丫頭,打小就不招待見,可不能再把自己當初遭受的再強加到下一代人身上,否則她跟重男輕女的她娘有什麼區別?
這父女兩,王家美坐月子期間,一個燒飯,一個送飯,沒少為王家美幹事,可王家美跟秀英不一樣,她壓根就不知道什麼叫感恩,只當潘陽父女兩為她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被小娃娃哭鬧的心煩了,照樣逮著老潘家所有人罵一通。
王家美閨女出生九天後,王家美娘還有孃家的幾個嫂子都過來了,帶了小半籃子雞蛋,一籃饊子,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其實孃家送多少東西來,也代表了對你的看重程度,像當初秀英生了潘盈之後,秀英娘送了一筐雞蛋,一筐饊子,還有給孩子做的衣裳鞋子,又給了孩子二十塊錢。
有了秀英做對比,張學蘭瞧著王家美她娘送來的,忍不住偷偷跟潘陽道,“送這麼點東西來,也好意思拿得出手,她娘買雞蛋饊子的錢,還不夠管他們這頓飯花的菜錢呢!”
是的,王家美她娘還有幾個嫂子來了之後,先去後崗頭看了王家美,隨後來老潘家吃午飯,指望潘士勳,他不會做飯,好賴來者是客,潘陽不可不招待她們。
眼下聽張學蘭這麼低聲抱怨,潘陽嘆了口氣道,“哎呀,我們別管家美她娘送多少東西,送多送少,你當家美心裡沒有數?我們別操這份心,只要不失了禮就好,不差那點買菜錢。”
潘陽都這麼說了,張學蘭也就不再吱聲了,兩口子一個灶臺上掌勺,一個坐爐膛口燒火,潘士勳在堂屋裡招呼他老丈母孃。。。
張學蘭紅燒了鯉魚,一碗紅燒肉,一碗紅燒雞塊,幾個時令蔬菜,還有一鍋羊肉湯。
雞魚豬羊肉都有了,這頓飯,拿到哪去都不失場面,把王家美她娘還有幾個嫂子吃得滿足是油,自然沒話可說。
在老潘家吃得心滿意足之後,王家美她娘還有幾個嫂子拍拍屁股又去了王家美那裡,王家美腦門子上綁了根棉布帶子,正靠在床頭大口吃著潘士勳送來的飯菜。
趁潘士勳不在的空當,王家美她娘問王家美生了閨女之後,老潘家人有沒有給她氣受。
王家美扯了扯嘴角,哼了一聲,跟開了話匣子似的,一發不可收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