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公社裡有之外,村西潘老五家也有個大石磨。
公社的石磨是大家共有的,磨面不需要給‘底面’,但是潘老五家的石磨屬於他個人所有,村裡但凡去潘老五家磨面的,少不得要給潘老五家一瓢麵粉作為報酬。
這個時代麵粉金貴的緊,為了節省一瓢面,大家寧願擁到公社裡磨面,也不願去潘老五家。
如今又是年關,去公社磨面的不用想也知道會排老長的隊伍,張學蘭想了想,還是讓潘陽去潘老五家磨面,潘老五跟她男人關係好,指定不會要她家給報酬。
潘老五家有一子一女,他家兩個孩子都出息,在城裡上班,潘老五老兩口享孩子福,家裡吃的用的穿的全是孩子回來孝敬的,老兩口生活過的好,為人也和善,潘陽對潘老五兩口子印象還停留在笑起來眯眼,咧著嘴露出光禿禿的牙床。
潘陽點踩得好,她到潘老五家時,上一家磨面剛磨好,公社借來的老驢還沒送回去,潘陽正好接著用。
外頭天氣好,潘老五靠坐在家門口抽大煙袋,潘五嬸在壓井旁搓衣裳。
上一家磨完面,從尼龍袋裡舀了一瓢面給潘老五,潘老五作勢推辭了兩下便收了下來,進廚房倒進自家麵缸裡。
按輩分,潘陽得喊潘老五一聲‘五叔’。
潘陽跟潘老五閒聊道,“五叔,今年你家大哥大姐沒回來過年啊。”
潘老五笑道,“他們今年都忙,前兩天回來給我和你五嬸買了年貨,昨天都趕回城裡去啦,說等明年再回來過年。”
潘陽把紅薯幹放進石磨孔裡,甩鞭子抽老驢,老驢慢慢走起來帶動石磨,轉了幾圈後紅薯麵粉開始出來,潘陽帶了尼龍袋,尼龍袋套在簸箕上,放在地上接著。
潘陽頭一次趕老驢磨面,如果不是有前一個人做過示範,她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弄,如今看了之後也是在摸索,一會忙著趕老驢,一會忙著塞紅薯幹進石磨。
潘老五見潘陽手忙腳亂,惹得他哈哈大笑,起身來潘陽身邊,拿過潘陽手裡的鞭子,揮鞭幫著她趕老驢。
潘老五平時就在公社裡養老驢,對付老驢很有一手,他閒適的揮動鞭子,對潘陽道,“兆科,等會兒磨完面先別走,我泡了黃豆,順便幫我和你五嬸磨點豆漿,磨好了你帶點回去。”
眼下有了老驢,不需要人工推石磨,所以磨豆漿根本就不是什麼重活兒,潘老五實在沒必要讓潘陽幫他,他這麼說不過是讓潘陽帶點豆漿回去點豆腐。
這個年代豆腐可是稀罕物,村裡每年分給成人的黃豆不過每人五斤而已,除非是條件好的,否則根本捨不得拿去磨豆漿。
聽潘老五這麼說,潘陽忙道,“五叔,幫你磨豆漿可以,但我不能要你的豆漿,還是留著你和五嬸點豆腐吧!”
潘老五笑道,“我跟你五嬸兩個人哪能吃多少豆腐,黃豆是孩子從城裡剛帶回來的,放著也放著了,索性磨點豆漿出來,你家孩子多,帶回去給孩子們吃。”
為什麼潘老五不給別人,單單給潘陽,也是有跡可循的。
潘老五子女都不在身邊,難免遇到諸如房子漏雨、搬糧食、頭疼腦熱這類麻煩,以前潘兆科沒少幫助他二老,只要潘老五說一聲,潘兆科能幫得上忙的幾乎都會幫二老幹。
潘老五承了潘兆科的情,總想著回報潘兆科點東西。
當然潘兆科和潘老五之間的那點淵源潘陽是不知情,她只是對老兩口印象好,況且他們子女不在身邊,她順手幫個忙也是應該的。
磨完豆漿,潘五嬸在桶裡加了水稀釋,潘陽好歹是男人身,力氣到底大些,又幫他們拎濾網把豆渣給過濾了出來。
豆渣子也是好東西,潘五嬸分別盛入兩個小盆中。
臨走前,潘老五從桶裡盛了一大盆豆漿,外加一小盆豆渣子,硬是要潘陽帶回去,見潘陽左右手都拎了麵粉,他老人家索性親自給潘陽端回去。
潘陽推脫不過,只好連連感謝。
潘老五道,“真要說感謝,五叔該感謝你,前頭忙我這麼多次忙!”
潘陽聽得雲裡霧裡,不過也多少明白了點,她爺爺跟潘老五關係應該挺好。
潘陽順著潘老五的話說下去,笑道,“五叔,以後有什麼事要忙的直接喊我一聲就行!”
潘老五樂呵呵的應下。一路到老潘家,潘老五把大盆豆漿倒進潘陽家盛水的桶裡,至於小盆裡的豆渣,張學蘭拿自家碗裝了兩碗,張學蘭欣喜之餘,忙請潘老五進屋坐一會,潘老五連連推辭,說了幾句客氣話便回了家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