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球員在陣型中的位置和要求後,就讓他們四散開來。還有比實踐這種方法,更能讓球員們理解教練的意圖的嗎?
中前衛的位置,塞巴斯適應的很快。
就像現在,他一接球,防守球員已經擠了上來,用肩膀倚住對方胸口,快速的掃過隊友站位,沒有過多的思考,腳就自發的傳給了側後方的安德魯。安德魯直接內切禁區,攪亂對方,然後乘機橫敲馬裡安,完成一次進攻。
過了幾分鐘,塞巴斯和斯蒂芬二過一撞牆配合,打通右側小通道,面對撲上來的防守球員,不忙不忙大腳長傳左後點,馬裡安接球后,順著球嚮往底角靠攏,甩開半步距離,一個漂亮的下底傳中,西弗克斯高高躍起,頭部擺渡,球應聲入網。
毫不客氣的說,這是塞巴斯升上二線隊以來,感覺最暢快淋漓的一次。一半的原因是身體強壯了之後,能夠有機會將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減去迂迴的時間,節奏驟然提了上去,踢得如魚得水。另一半則是傳出去的球被送回來的機率大大減少,有什麼比這對組織者更具鼓勵的。
雖說這和替補隊員本身實力略遜一籌分不開,但更關鍵的是,安德魯被解放出來後,前場的進攻手段更加多樣化了,馬裡安的下底傳中,安德魯的內切,加上西弗克斯靈敏的門前嗅覺,鋒線力量得到大幅增強,對中衛送出的妙傳把握住了。
塞巴斯甚至趁著前鋒和對方糾纏時,冷不丁的加速來了一記遠射。雖然球沒進,也不妨礙他高興的轉身擁抱住最近的艾丁。感謝他和斯蒂芬為他分擔了大部分的中路防守任務,讓他毫無後顧之憂。
十幾分鐘的練習賽下來,感到同樣舒服的還有前場的三位,其中西弗克斯最明顯。前不久還一個人在對方禁區單打獨鬥,苦苦拼搏,為隊友吸引火力,經常面臨二對一甚至三對一的挑戰,現在防守力量被分薄開來,整個人都輕鬆多了,射門效率眼見著就要像坐火箭一樣蹭蹭的往上漲了。
“幹得好,”杜爾多夫先生在場邊大聲鼓舞。
“如果塞巴斯的身體更強壯些,我們就可以橫掃德丙了。”斯科也在一旁鼓掌加油,不過還是略感遺憾。
“不過,這樣也不錯了,斯科,做人不能太貪心。”聽見搭檔的話,杜爾多夫哈哈大笑。
一天的訓練完成後,大家的情緒都還有些亢奮。西弗克斯提議一起去聚個餐,主題有兩個:一是表示對冬歇期遠去的哀悼,二是對新戰術和新賽季的期待。這能拒絕嗎?必須不能啊。
於是,一大幫人浩浩蕩蕩的來到附近的波密餐廳。平均1米8的身高,一個個胳膊粗的和正常大腿有的一拼,湊在一起氣勢格外驚人,一不小心就以為黑社會光臨了。也因此被鄰桌的客人誤會,上了當晚的《勒沃庫森一線》報道。
不過,現在大家都還不知道晚上有個出名的機會等著。目光都集中在桌子中間的牛肉上面,以餓虎之姿撲上去,毫無風度可言。
“嘖嘖,要是被你們的女球迷看到了,不定得傷心成什麼樣,我就當做做善事,讓她們看清你們的真面目。”米爾科接連幾次都搶不贏,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錄了下來,準備到時直接發推特。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眾人磨刀霍霍,一陣群毆逼得他含淚把錄影給刪了。“你也只能想出這種方式了,兩個偷拍都不會,智商太低,出門不要說你是我隊友啊,”連馬裡安都忍不住毒舌一番。
“你們這群卑鄙小人,”自動忽略米爾科含糊不清的咒罵。下一盤菜還沒上來,眾人乾脆討論起三天後的比賽。畢竟一線隊主教練斯基貝本就是個大忙人,除了明天的德國杯八分之一決賽外,四天後還要迎戰多特蒙德(德甲第18輪),這個時候抽出時間來看球賽,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不管怎麼樣都不關後衛的事,辛基維奇剛宣佈傷勢痊癒準備復出。”米爾科捂著頭小聲嘀咕,見大家毫無反應,眼睛轉了兩圈,語氣神秘的說道,“聽說了嗎?冬歇期的時候一線隊租來了個拜仁小子,叫克羅斯,好像是90年的,是個中衛/中場。”
這話題一出,大家都有些吶吶,90年,才18歲,比在座的絕大多數都要小上一兩歲,人家就已經進入了拜仁一線隊,還被租借過來,擺明是要保證出場機會,這麼一想心裡難免有些不好受。
“所以這次斯基貝教練來,是要從我們這裡挑幾個人嗎?後衛、中場都有了,還需要前鋒?”
“不,也可能都需要。一線隊老人也不少,板凳厚度還是有些不夠。”過來人哈姆比較瞭解這種情況,“不管怎麼說,到時好好表現就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