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就只有趙雲和呂布了。
呂布是根本無所謂,有這個時間還不如陪貂蟬陪閨女呢,他剛剛得了一個滿月不久的閨女呂綺玲寶貝的要命,打跑了好幾個想要和他結姻親的同僚。而趙雲此時俊臉有些無措,這孩子實在是太純良了,完全搶不上啊!
曹操和一干謀士較有興趣的看著武將們的互動,過了一會曹操才咳了一聲出聲道:“我決定這次由文遠和子龍兩個人去,其他人都別爭了。”張遼趙雲面露喜色,齊齊應諾,而其他武將則蔫蔫的低下了腦袋。曹操笑罵道:“你們這些人,等誅滅了袁術就準備打青州了,到時候害怕沒有仗打?”於是一眾武將又活過來了!
曹操確定了征討袁術的人馬和計策,就開始吩咐武將訓練,文官則是收集糧草和情報。曹操這次充分利用了丁瑤的《大漢風雲》,經過幾年的沉澱,《大漢風雲》已經得到了諸侯和天下百姓的初步認可。這個時候的人們還沒有體會過輿論戰的威力,這次袁紹就將是輿論戰的第一個試驗品。
曹操其實也沒做什麼,只是在這幾期的刊物主頁上發表了幾篇文章。文章裡深刻剖析了袁家的發展史,含蓄的揭露了其一開始的野心,並拿這兩兄弟的名字做了文章。
袁紹字本初,本初恰巧是漢質帝劉纘的登基年號,而袁術的字公路,有諺語‘代漢者當塗高‘,而塗高和公路二字相符。這兄弟二人皆與稱帝有關,豈不是說明袁家早有代漢之心?這個言論是曹操從後世的評論三國的書籍上看到的,他看的時候感覺頗為好笑,沒想到現在居然用上了。曹操能夠想象這個言論將會被傳的更為離奇,他暗自思量,這是不是也叫做漢朝的文字獄呢?
作者有話要說:這個代漢者當塗高小糖解釋一下哈:
“代漢者,當塗高也”《春秋讖》語。
塗高:本來解釋是魏。《三國志》:“魏,闕名也,當塗而高,聖人取類而言耳”。魏, wèi 名詞,闕宮門的臺觀。宮門上巍然高出的觀樓,其下常懸掛法令。
三國時代的孫堅為了慫恿袁術自立為帝,解釋成了公路。“塗假途也,乃‘路’之意!”塗,即途。途,即路。
簡單的說就是“當塗高”,意思就是“路上方的高臺”,也就是魏闕了。所以解釋成“魏”應該說是最合理的。
袁術以為自己的名字佔了“術”和“公路”,有“塗”的意思,但是卻忘記了自己還不夠“高”,下輩子取名叫“高速公路”吧,呵呵……
44
44、袁術稱帝終 。。。
曹操的輿論戰很快發揮了效果;因為《大漢風雲》的一些名氣加上此次分析之勁爆,幾千本刊物幾乎三天內全部賣光;而每本的價格更是被炒到極高的價格。袁術篡漢是事實,袁紹和袁術是兄弟也是事實;加上袁家長期以來的龐大勢力和刊物上對兩兄弟的字的解釋,幾乎讓袁紹的威望損失了近半。
其實這很好理解,雖然大漢已經搖搖欲墜,可是畢竟天子還在、大漢的支持者甚多。這個時候凡是和袁術沾邊的就可能被判定成亂黨;何況是袁紹這種嫡親的兄弟?
袁紹這幾天正忙著想方設法的撇開袁術;證明自己的清白來穩定三州。這個時候他原本分裂的謀士們也難得的站在一處齊心合力。眼看就要烘托出袁紹大義滅親的忠義賢明,曹操的一篇小小文章就將他打入了地獄。
冀州州牧府,袁紹正在議事;除了袁紹的文武外還有袁紹的三個已經成年的兒子。此時袁紹正在大發雷霆;英俊的臉上此時滿是猙獰:“好個曹孟德,我一向不與你為難,想不到。。。。豎子,吾必誅汝!”他衣袖一揮將案几上的酒菜全部掃到了地上,這麼愛面子的袁紹居然會在自己謀士武將們面前失態就足以證明他內心的憤怒了。
郭圖許攸眼觀鼻鼻觀心,坐在旁邊當做佈景板,許攸更是開始盤算起脫離袁紹的計劃。他幼年和曹操也有過一段情誼,許攸盤算著是否應該倒向曹操更加明智一些?
此時無人敢觸怒袁紹,但卻獨獨有一個怪胎,那就是田豐。田豐依舊剛直的起身道:“主公,為今之計應該在曹操之前迎接天子來挽回,當初主公不聽豐之言,被郭圖等小人蠱惑,此次定要下定決心啊!”
一旁的沮授心都要從嗓子裡跳出來了,他苦笑一聲,自己這個傻兄弟還沒看出來主公早就不是少年時善於隱忍謙和的主公了。他來不及拉住田豐,只能想著一會幫他求情並且祈禱袁紹的寬容了。
果然袁紹面色更加陰沉,隨手一個金質的杯子就砸向田豐,口中更是喝罵道:“好你個田元皓,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