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頁)
但若你有一萬名手下,殺掉其中一百個,卻可以讓另外九千九百個更聽話。”朱元璋很認真地道:“稱王也是一樣,你只有一府一縣就稱王,那是找死不想活,但若你有幾個省捏在手心裡的時候稱王,卻能讓天下聞風而從……”
朱元璋身子一振,認真地道:“沒實力的時候,夾著尾巴做人,千萬不要上竄下跳。老老實實地高築牆、廣積糧!城池築得足夠堅固了,糧草積得足夠豐富了,這個時候才是稱王的時機。”
感受到朱元璋語氣中那種不容置疑的自信,王二和鄭彥夫不由得肅然起敬,朱八哥真的太厲害了,他似乎什麼都懂,什麼都知道,這樣一個人,以前究竟有多少故事?他絕對是值得追隨的大哥人選。
鄭彥夫沉默了一陣,直到這種震動感在心裡消失,才認真地道:“朱八哥,我已經聯絡好了這麼多英雄好漢,他們就等著大家一起揭竿而起的時候起來響應了,那咱們什麼時候來帶這個頭呢?”
“那還用說!就明天!”王二嚷嚷道:“我等不及了,既然有這麼多人都要一起幹了,我還怕個屁,咱們明天就拉旗子造反。以朱八哥的聲望,只要登高一呼,十里八鄉起碼有一千人會跟咱們走的。”
“不行!”朱元璋搖了搖頭道:“現在造反,並不是一個最好的時機。”
“啊?那什麼時機才好?”王二傻傻地問道。
朱元璋伸出兩根手指,認認真真,一字一頓地道:“秋賦!”
“今年大旱,白水河已經斷流,可以想見到,今年的秋收,將會是一塌糊塗的局面。到時候人們收不起來糧食,交不出來秋賦,官府又要催糧,把人抓到堂上打板子……”
朱元璋說到這裡,王二和鄭彥夫已經恍然大悟。因為鄭彥夫的起義,其實就是藉著天啟七年的春賦造勢,才一舉發動的,如果當時張鬥耀沒有催糧甚酷,搞得百姓活不下去了,鄭彥夫也不可能聚集到這麼多人跟他一起幹。
如果他們要揭竿起義,最好的時機顯然是今年的秋賦之後,旱災的影響力在那個時候將會達到最高點,只要振臂一呼,整個白水一定會為之沸騰,到時候別說聚集一千人,兩千人,三千人也不足為奇。
朱元璋接著道:“另外,咱們還要準備足夠多的糧食!到時候願意跟著咱們去造反的百姓,都是活不下去了的窮苦百姓,他們家裡肯定沒有餘糧,我們招納了他們入夥,就必須讓他們吃飽飯,否則……他們跟著咱們鬧幾天之後就會散去,曇花一現,不足以成事。”
“還有這個講究?”鄭彥夫奇道:“不能從縣倉裡搶糧食嗎?上次我就搶了許多。”
“今年的旱災比去年更加嚴重,十里八鄉搞不好顆粒無收,到時候縣倉裡也有可能空空如也,咱們說不定在縣倉裡什麼都搶不到……”朱元璋很認真地道:“而且……一隻軍隊不能老是想著靠搶來補給,這樣的軍隊是脆弱的,永遠成不了大事。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你們必須把這句話死死地記住,不要打沒有準備的仗。”
“是!”王二和鄭彥夫兩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八四、屯糧
既然談到了準備糧食,王二又有新想法了,他嘿嘿笑了兩聲,道:“朱八哥,咱們上次從衫家搶來的金銀細軟還有三大袋子呢,我拿這筆錢去買糧食吧。”
“不行!”朱元璋斷然否決:“你不可以去買糧食。”
“為何?”王二和鄭彥夫都感覺到不理解。
“我們三個都不適合去買糧,而且我們帶出來那些年輕人也不適合去。”朱元璋認認真真地道:“我們要買的糧食量非常大,至少要供數千人吃食好幾個月,這麼大量的糧食,我們誰去買,誰就倒黴!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我們三個都不是有錢人,如果拿出來大量的銀錢去買糧食,官府的捕快發現之後,你猜人家會怎麼想?而且,買來糧食之後連存放的地方都找不到!”
“對啊!”王二和鄭彥夫恍然大悟:“那咱們要怎麼準備糧食呢?”
“這件事交給我來考慮,你們先準備好別的事。”朱元璋低聲吩咐道:“王二兄弟,麻煩你利用秋賦前的這段時間,加緊練兵,我們不需要練很多兵,但最重要的那三十五名兄弟,以及馮雷村的兩百二十名兄弟,必須操練達到精銳的程度,否則咱們就沒有和官兵抗衡的本錢。”
王二點了點頭,他曾經在朱元璋的指點下親眼目睹了官兵強大的戰陣,深知操練士兵的重要性,這半年來,他也一直在幫著朱元璋“教拳”,所以讓他去做這件事,非常合適。
朱元璋又道:“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