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4/4 頁)
琅嬛手裡,這琅嬛是誰啊,以前是乾清宮的宮女,劉平大總管與她交情匪淺,後宮裡的人很少想著要去得罪琅嬛的,哪怕她從乾清宮“降”到了儲秀宮,也沒人當面說上一句閒話,背後裡的議論當然是不會少的了。
劉海想從琅嬛入手還是非常困難的,儲秀宮裡是無法做手腳了,劉海可不是那麼容易會放棄的人,當他發現蕭錦繡在削他的權的時候,劉海就更不會放棄了。
蕭錦繡晾了劉海兩三天後,開始一步一步的接觸內務府的事物。內務府所有人員的名單與職務,廣儲司的賬本,皇莊的賬冊……蕭錦繡都一一搬過來看了一遍。
雖然沒查出什麼錯兒,但卻藉著那些人聽從劉海的話給蕭錦繡使些小絆子,比如賬本缺頁,蕭錦繡要宣召的人突然病了之類的事兒,罰了兩個總辦郎中的三個月的俸祿,撤了三個郎中,兩個筆帖式的職位。
這幾個人都算得上是劉海的人手,劉海也跟裝模作樣的跟蕭錦繡談過,蟲蛀和病痛都是天災,無法避免,不該這樣罰人。
蕭錦繡只說了一句,“為了什麼別的賬本沒蛀蟲,就那本賬本就蛀蟲,說明那些人對那本賬本沒有盡心,在上面的人急招的時候病了,如果是皇上有急事要召見呢?耽誤了皇上的大事,可不是小事,既然身子不好就回家養著去吧,天底下健康的人多得是,當然病痛是在所難免的,所以本宮也擬定了條例,每個月都有太醫給內務府的人把脈查病,有病症儘早請假,讓人補上,如果再出現突然病了的事情,病了的人,和給內務府當值的太醫,直接攆出宮去,皇上讓本宮管理好後宮,那些為主上辦事不利的人,本宮是留不得的,本宮還打算奏報皇上,相信皇上也會同意本宮的作為,劉總管要是有異議,那就找皇上評理吧。”
蕭錦繡其實並不完全知道,她撤的這幾個人都跟劉海有牽連,她不過是想將內務府的水攪渾了,好從中得利。順便落了一兩個劉海的人,多了,會引起劉海的反彈,誰知道其他幾個隨便挑的,也能跟劉海牽扯上關係,只能說劉海在內務府的根基太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