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4/4 頁)
一年吳三桂因為擊斬朱森滏、消滅王永強有功而被順治皇帝召見,並賜給吳三桂金冊印以示獎賞。
吳三桂回到漢中,本想休整一段時間,以待後圖。誰知他還沒有回過神來,便得到劉文秀率領步、騎、象隊六萬多人,要由滇東出四川敘州,下重慶,取成都,直逼漢中而來的情報。吳三桂不知其虛實,立即派人去進一步探實。
原來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人都是張獻忠的養子。張獻忠面色蠟黃、身材修長,臉形如虎,所以人們稱他為黃虎。張獻忠起義之後,進攻過湖南、江西、廣東、廣西,並於一六四四年在四川稱秦王。然而,一六四六年在四川鳳凰坡被清兵所困,最後逼死。
張獻忠死後,大西軍的餘部由他的養子即這四人率領。一六四七年二月,大西軍由綦江出發,進入貴州,破遵義,渡烏江,陷定番,在少數民族的幫助之下一舉攻佔貴陽。四月,大西軍揮師直驅雲南,五月佔領昆明,勢力由貴州擴大到雲南境內。
大西軍佔領昆明之後,隨即分兵向滇西、滇南、滇中、滇東進擊。然後又分兵佔據四川,湖南,廣西的部分地區,形成以雲、貴兩省為中心的包括四川西南部,湖南西部和廣西部分地區的勢力範圍。
不久,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將軍在雲貴同時稱王,並尊孫可望為首領。設六卿,以干支紀年,以興朝為年號,建立政權機構。嚴保甲,定丁賦,榷鹽稅,造兵器。
四人雖然稱王,但只覺出身低微,有根不深,苗不正之感。在這塊國土上,他們知道是否出身於皇親宗室,王侯將相之家是關係到自己的大業是否成功的大事。李自成就是一例,轟轟烈烈地打到北京,連皇帝老兒的御座也坐上了,但由於不是出身皇室宗親,所以屁股還沒有坐熱,就被人趕下來了。
然而,他們苦思不得其計,因為自己的出身自己無法選擇。
四王之中,劉文秀最為機靈,他突然想出一妙法。他對眾人說:“我們雖然不是出身皇親宗室,但我們的養父先前已稱王,我們便是大王之後!”
眾人一想,雖然有些牽強附會,卻也是道理,便議定尊稱張獻忠為老萬歲,建成一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