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頁)
別了皇帝之後,便匆匆忙忙地往家裡趕。吳三桂尚沒進門,就已發現陳圓圓焦急不安地等待著自己,心裡頗感動情。
其實,陳圓圓比吳三桂本人還要焦急,自從吳三桂別她之後去見皇上,她便一直處於一種臥立不安的狀態。對她來說:她總覺得此中福禍難料!如今見吳三桂安然歸來,她心裡才踏實了。
陳圓圓迎上去問:“皇上用意何在?”
吳三桂說:“果然是要我離京!”
陳圓圓問:“派往何處?”
吳三桂說:“錦州!”
陳圓圓大吃一驚:“錦州?”
吳三桂說:“正是!愛妾為何驚慌?”
陳圓圓說:“今日之錦州,已非昔日之錦州,皇上派你出鎮錦州,不是因為懷疑你而採取的牽制你的措施麼?”
吳三桂答道:“正是!”
陳圓圓憂慮之色溢於言表,不由自主地問:“你答應皇上了麼?”說完之後,她便察覺自己說了一句蠢話。
吳三桂幾乎沒有在意陳圓圓在說什麼,只是招呼傭人道:“快備馬車!”陳圓圓問他備馬車何用?吳三桂說遊京城的名勝古蹟啊!你不是說想在釋迦牟尼面前許一個心願麼?
不久,馬車來了。吳三桂擁著陳圓圓上了馬車。陳圓圓依然是鬱鬱寡歡的樣子,而吳三桂卻是興高采烈的。陳圓圓見吳三桂如此高興便有些奇怪地問:“早兩天,你就悶悶不樂了,而今天你知道要外放,怎麼反而高興了呢?”
吳三桂答道:“早幾天疑心皇上會對我有所舉動卻又不知是何舉動,所以悶悶不樂。”
陳圓圓問:“按你的意思,如今知道要外放錦州了卻反而高興了?”
吳三桂答道:“正是。”
陳圓圓說:“可是,皇上讓你出鎮錦州是為抑制你啊?”
吳三桂答:“可是也給我一個休息養生的機會!”接著他把對自己有利的一面告訴了陳圓圓。陳圓圓聽後,也滿心歡喜起來。
吳三桂攜著陳圓圓一連遊了北京東城區的東四清真寺,牛街清真寺,智化寺,法源寺等多處名勝。
等他倆再次來到臥佛寺時,天已經昏暗下來。
陳圓圓隨吳三桂走進去,一眼望見了臥佛之上的橫匾上寫著:得大自在。陳圓圓便問吳三桂:“得大自在是什麼意思?”
吳三桂說:“我對佛教了解不多,也無暇去參透佛經,所以說不出所以然來。”
陳圓圓說:“你就按你所理解的說說吧!”
吳三桂說:“這大概是指佛教徒修煉到的最高境界吧!”
陳圓圓站在釋迦牟尼的臥像前默想了一會,然後便牽吳三桂出來。
吳三桂問:“你剛才許了個什麼願?”
陳圓圓說:“祈求皇上不要再在中秋之後送你盒月餅!”
吳三桂知道她說的是假話。因為她的心願產生於此事發生之前。
第二章 休養生息
一、吳三桂攜家帶口入錦州
八月下旬的一個豔陽高照的日子裡,吳三桂在京城郊外集合了自己的隊伍準備出發。
吳三桂望著屹立高聳的樓房,望著紅牆碧瓦的宮殿,想起自己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頓時生出許多感慨。
吳三桂雖然權傾朝野,勢大於人,但是來給他送行的除了一些例行公事的官員之外,為友情而來的寥寥無幾。這一是因為吳三桂恐惹是生非一直疏於與京城官員交往,再者一些勢利之徒也知吳三桂此次外放於錦州意味著什麼。
吳三桂對於這一點倒沒有什麼世態炎涼之感。他神情瀟灑地正要與眾人道別時,突見騎一快馬奔他而來,那騎馬者一路高呼:請平西王接旨。
吳三桂一怔:難道皇上回心轉意了不成?一想不可能,便笑自己太自作多情。
那騎馬者是宮中太監。太監下馬之後,便對跪著的吳三桂說:“皇上念平西王北去錦州,路途遙遠,特賜御酒一罈,以示慰勞。”
吳三桂聽後,心裡不以為然。心想:為一罈酒,用得著這麼興師動眾嗎?然而一轉念,心裡又暗喜:皇上此舉固然想消除自己對其派自己出鎮錦州的一些誤會,然而也給了朝中文武大臣一個資訊,即我吳三桂並未失勢!想到此處,吳三桂激動萬分,眼裡冒著淚花,口中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吳三桂命令出發,然後便與陳圓圓同坐了一輛馬車,陳圓圓問皇上又給他送什麼了?吳三桂說是酒。
陳圓圓問:“皇上給你送酒是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