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宗敏再沒有恨意,更沒有因為家仇得報而帶來的快意。他仰望著茫茫天空,在想:這是為什麼?
四、李自成魂歸佛門
李自成率兵從武昌倉皇向南奔跑一段時間後,見給自己斷後的劉宗敏並沒有追上來,心裡有些急了。想起劉宗敏是自己共患難同生死的患難之交,李自成下令回撤。他推想劉宗敏肯定是被清兵包圍了。他回撤的目的是想救援劉宗敏。
誰知到達半路就遇到阿濟格的伏擊。李自成見救援劉宗敏已經無望,只好命令突圍。要不,自己也會戰死在這裡。
由於阿濟格的兵勢強勁,再加上是以逸待勞。所以,李自成經過殊死搏殺之後才脫出阿濟格的包圍。
李自成率兵突圍之後,一路馬不停蹄地奔跑,於一六四五年六月到達通山九宮山麓時,李自成的兵力只剩下了二十餘輕騎。
李自成看著精疲力竭的二十幾個部下,立刻為之心酸:想當年自己與各部大會於滎陽,議決進取,是何等威風?
一六三五年,也是崇禎八年。老回回、曹操、革裡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橫天王、混十萬、過天星、九條龍、順天王及迎祥、獻忠共十三家,七十二營大會於滎陽。當時眾人在一起議論拒敵,未決,他走進去說:“一夫猶奮,況十萬眾乎?官兵無能為也,宜分兵定所向,利鈍聽之天。”眾人稱善。之後,眾人按其意將兵力分為幾路,各自拒敵,然後事成。
一六三九年,被官兵圍困在巴西漁腹諸山中,雖然很艱辛,但有劉宗敏可依,且手下有兵數萬,所以,奮力一擊,也逃出了厄運。
而如今,自己只有區區二十餘人,卻要面對數萬敵兵之眾,且不知自己的外援在何處?想到此處,李自成有種不祥之兆爬上心頭。他覺得自己該對後事有所安排了。他將眾人集合在一起,含著眼淚說:“各位弟兄隨我出生入死經戰多年,從未享受一天的榮華富貴。而今卻要撒手人寰,我實在是有愧於眾弟兄!若有來世,我只能在來世報答各位了。”
眾侍衛見皇上如此說,知他已是心灰意冷,縱觀局勢,也確實是難已迴天。於是,便策劃如何救出皇上。
一侍衛說:“我們追隨闖王經戰多年,並非全為榮華富貴,也是為洩自己心裡之不平。今日即使戰死,也無悔意。只是覺得闖王若這樣登山,會令眾人大失所望的。因此,我覺得只有救出你,才能讓我們心有所託。”
李自成苦笑道:“敵人如此追擊我們,豈有逃命的機會?”他知道侍衛習慣稱他為闖王。
這侍衛說:“我有助闖王脫險之法。”
李自成問:“什麼辦法?”
這侍衛說:“只要闖王扮成我的模樣,我扮成闖王的模樣即可!”
李自成一驚,怒道:“豈能這樣?你我同為父母所生,怎能輕你生死,重我活命?”
這侍衛向眾侍衛一使眼色,眾侍衛明白其意,將李自成捺倒在地,脫下他身上的衣服,然後將侍衛的衣服讓他穿上,並將他綁在馬匹之上,然後用力刺進馬腿,馬負痛向東疾奔而去。
這侍衛見李自成已向東奔去,連忙裝扮停當,率眾人向西離去。後來,就有了李自成在九宮山麓遭敵人伏擊不幸犧牲的說法。
李自成昏昏沉沉地被馬不知馱到了何處。只見一棟古舊的寺廟呈現在眼前時,他已完全休克了。
李自成彷彿作了一個極長的夢。夢見自己依然坐在北京城裡的皇宮之中,周圍是如雲的姬妾在嬉戲玩耍,身邊是瑟瑟而跪的大臣。而他自己只顧飲酒,頭腦之中完全乏乏的,沒有痛楚,也沒有其他感覺,只是一種混混沌沌的空白。
他只是這樣的自斟自飲著,從太陽東起,到夕陽西沉;又從暮色蒼茫,到蒼天明亮。
直到他手中的杯子無緣無故地飛起來,在他身旁旋轉幾圈,然後倏然離去。
於是他悠悠醒來了。
然而令他驚異的是周圍沒有美豔的姬妾,也沒有跪著的大臣,只有穿著灰色僧衣,滿臉既肅然又慈祥的和尚。
一位年長的和尚問他:“你從哪裡來?”
他搖搖頭。
老和尚又問他:“那你到哪裡去呢?”
他又搖搖頭。
老和尚便說:“你既不知來處,又不知去處,可見你與佛門有緣,你就在此安身吧!”
李自成脫口而出地問:“這是哪裡?”
老和尚說:“既然是出家,就不必問此處是何處,因為何處都是出家。既然是佛門,天下佛門都一般,你又何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