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作中給他穿小鞋,卻也不再積極提拔周灝,就算有了什麼可以鍛鍊的機會,領導也不會再在第一時間想到周灝。
正在這時,中央下發檔案,定下了今年主推“中國夢”的宣傳基調,省城文化廳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宣傳人員,周灝投了簡歷,順利的成為省城“中國夢”的工作組人員之一。
於是周灝跟著省城的團隊到京城來學習中央精神,一呆就是幾個月。既然到了京城,周灝沒理由不和正好在京城的朋友們聯絡一二。
沈珺因為一直泡在片場,沒接到周灝打去她宿舍的電話,反而要靠狄月來告訴她周灝的動向。
周灝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一個好訊息。
今年國家的宣傳標語“中國夢”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初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生活現狀。
宣傳組打算在歷年來和最近上映的影片中遴選,找出合適的影片作為學習教育的資料。
周灝斷斷續續聽狄月和沈珺說過一些《下一站》的劇情,他覺得只要他們願意在劇中加幾句臺詞,就能順利的搭上這次中央宣傳的快車。
周灝向他們透露,入選影片很有可能會由各單位、學校等機構,組織進行集體觀影活動。
組織觀影是所有電影人都想拿到的“票房神器”,有了這一條,投資方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資金打水漂,製作組也能在面對各路稽核、各種電影獎項評審和媒體採訪時挺直了腰桿子。
另外,一旦成功入選,就能讓自己影片裡表達的思想傳播的更廣,再文藝的導演,也不會拒絕這個好機會。
沈珺激動的把這個訊息告訴了容文華,容文華同樣也非常興奮,但站在他們旁邊的狄月卻皺了皺眉頭,覺得他們應該先把電影拍完了,爭取到國內外的電影獎項提名,再去備報參加“中國夢”主題宣傳片的競選。
《下一站》是由內地和港城公司合拍的影片,同時擁有了金鄉獎和金鳥獎的入選資格,而且世界四大電影節之一的柏林電影節即將開始,狄月擔心如果《下一站》入選“中國夢”的訊息流露出去,會給影片在國內外競爭獎項帶來不利的影響。
容文華說服了她。
“《下一站》講述的是主角不斷從困境中站起的故事,這個主題不管拿到哪裡都是積極向上的,我對我們製作的影片有信心。不提小金人,其他三大電影節一直以來都在堅持,以影片的藝術性作為評審標準,如果柏林的金熊獎真因為顧慮政治因素而放棄了《下一站》,我們還可以把眼光轉向下一個獎項。”
“但是‘中國夢’的宣傳快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們錯過了這一次,未來就不一定再有機會了。”
狄月只得認同的點了點頭。
周灝來去匆匆,卻給沈珺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首先就是原定在曹霞的小平房裡,男女主角互訴衷腸的一場戲,被改成了兩人站在新租的辦公樓裡,互相鼓勵著推開了讓他們事業騰飛的辦公室大門。
“米國人都有米國夢,為什麼我們不來實現一次中國人的中國夢呢?”王磊笑著向曹霞伸手,而曹霞信心滿滿的回握住他。
另外就是加入了一場王磊和曹霞創業後,面對外企公司的偏見,用實力說服他們的戲份。
“中國人的策劃不比別人差。”王磊意氣風發的把策劃案在辦公桌上排開,他的對面是驚訝的外企客戶。
陳鳴在這兩段戲裡的表現很完美,就算容文華為了調整景別,營造不同的氣氛以供後期選擇,而讓陳鳴重複演了幾次,他也都表現的很好。
“凱文,你演的真棒!”正好來片場的狄月誇他,“我以為還要等到《下一站》獲獎了,才能重新看到你意氣風發的一面。”
“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站起來,”陳鳴輕鬆的笑了笑,“我要對得起我的專業,也要對得起你和容導的慧眼識英雄嘛。”
沈珺為陳鳴收放自如的演技所折服,但到了最後一場王磊和曹霞的戲,陳鳴又給了沈珺一次震撼。
曹霞因為身體的殘缺而遲遲不答應王磊的表白,等王磊從旁人的風言風語中明白了曹霞的顧慮後,拉住她,捧著她的臉說。
“哪裡缺了?鼻子眼睛不都好好的嗎?”王磊用手撩起曹霞鬢角的髮絲,“耳朵在,嘴巴也在,你能跑能跳,健康的不行,為什麼說自己是殘缺的呢?”
“但是,我不能生孩子……”曹霞的眼睛裡溢滿了淚水,盈盈的目光望著王磊,裡面滿是不捨和決絕,“你值得更好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