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4/4 頁)
像小說裡寫的“先婚後愛”總是少數,更多的還是相敬如賓,平淡的過完一輩子。如果夫妻之中有一人不幸在中年時遭遇了“老房子著火”般的第二春,這樣平穩的婚姻又能不能維持到最後呢?
“你看到了吧?文師姐自己覺得挺好。”周灝看著蔫頭耷腦的沈珺,不知道她又在想些什麼有的沒有,決定還是得給她下劑狠藥。
“就像我之前說的,你可以不贊同,但你要接受別人有這種想法。直接就叫別人什麼‘繁殖癌’,和那些對一直不結婚的人指指點點、非要用輿論逼著別人的長舌婦有什麼區別?”
“繁殖癌是指那些只顧著催別人結婚,滿腦子都是‘到年齡了就該結婚,到年齡了就該生孩子’的家長,不是文師姐那樣的。”沈珺反駁了一句。
“他們肯定是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又沒什麼個人興趣愛好,只得把注意力全放在自己孩子身上,”周灝犀利的評價著,“所謂的控制狂家長大多都這樣。”
“像文師姐這樣的,總歸還是你情我願,之後過得好不好全看個人了。但被家長催促著就草率的去結婚,不過是拿自己的人生在開玩笑,之後總是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來。”周灝嗤之以鼻道,“一旦過得不好了,不怪自己當初不堅持己見,也不怪自己不懂得經營婚姻,更不怪自己沒有離婚的勇氣,只把責任推給父母和親朋好友的催促。說什麼都是別人催促,不過是在逃避和找一個埋怨的藉口。”
“人最重要的是弄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想要愛情的,就去等待愛情,等到八十歲都不算晚;想要家庭孩子的,就去找合適的人結婚,之後用心經營,說不定也能等來一個美滿的金婚。”周灝說,“日子都是人過出來的,幸不幸福不是別人說,是要自己去體會的。你又不知道別人真的過得怎麼樣,你幹嘛去操心那麼多有的沒的?”
“但是……”像遇到家暴的人,怎麼辦?沈珺把話憋住了。她總覺得周灝抓錯了重點。
“你也千萬別把別人都當傻瓜,就算有那種實在過得差的人,卻又不願意離婚的,大多是因為他們不敢承受離開熟悉環境後的未知恐懼。留在破碎的家庭裡,起碼痛苦是已知的。他們自己選的。”周灝嘆了口氣,結束了這個話題。
“我是不知道你和容靖之間有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