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頁)
分的照本宣科;將教材某些高度概括性的內容讀出來或者寫到黑板上;這基本上就是期末要考的內容。比較有創新精神或者學術造詣特別高的老教授;這樣的講師會直接拋開教材;他們可能會將教材中的關鍵節點組成幾個主題深入講解。也可能他們對於某門學科有自己的理論;他們會將自己的理論體系引入課堂之上;教材上的東西只是蜻蜓點水的點一下。這樣的講師的課上座率普遍都比較高。因為如果沒有課堂筆記的話;壓根不知道期募什麼。這也直接促成了‘筆記出租’一個完整產業鏈的形成。有些先知先覺的講師會將自己的講義影印;然後偷偷在校園論壇上叫賣這種‘非官方洩漏版’的講義。學霸們也會摻一腳;出租出借自己的課堂筆記。所以學校裡的有復愈的文體商店期末時候生意尤其的紅火。
可是無論是照本宣科還是自主創新;講師都不會在一個問題上糾纏太久。一個學期就十幾周的時間;每週有兩三節大課就算多的了。而且講師不會關心學生們的視力、聽力、智力甚至性取向的差異;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授課。如果大多數同學都不懂他講的什麼;那麼該講師會在期募試之前劃出重點或者洩幾套試題。寧願降低難度也不會為了這些聽不懂的同學再講一遍;這是多年之後我才明白的道理。當然;大多數講師還是會出於面子問題和善的告訴大家如果有問題可以私下討論;他會公佈自己的辦公室和郵箱;但絕不會公佈自己的電話。但如果你試圖找這位講師的話;大多數時間他們是不在辦公室的。他們有他們的世界;他們有他們的生活。
想要學會教材上和講師們的知識;指望上課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才設定瞭如此多的自習課。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們回顧、梳理、融會貫通和互相交流;從這一點上看;課程設定的初衷是美好的。只是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卻是很骨感;自習課上學習的永遠佔少數。
但想要透過期募試;只需要跟上講師的節奏就好。若不幸你跟不上或者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借你班裡某學霸的筆記。我的經驗是千萬不要等到期末的時候再補;到時候你要付出的代價不只是一頓飯那麼簡單。
從這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