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3/4 頁)
沒有商量過,不過張耀當然能夠全權代表,鄭曉亦笑了笑,說道:“還說不廢話呢,最後還不是說了。”
冠名費就賣了三億,看來這次張耀跟鄭曉亦還是能從中賺上一筆,不過紅色可樂也真夠財大氣粗的,居然報出了這樣的價格。
一週之後,第二期節目播出,收視費額達到了9。74%,甩開了同時間段的其他衛視的節目一大截,這個節目徹底進入了每個人的生活。
報名參賽的選手女孩字佔了三分之二,估計跟學傳統樂器的大部分也都是女孩子有關,男孩子嘛,還是覺得吉他之類的更酷,原本時空中張耀一開始也是這麼覺得。
兩期節目,張耀選擇了三位選手,一個男學的是二胡,另外兩位都是女孩。而鄭曉亦那邊,四個都是女孩。
張耀本身精通樂器不用說,鄭曉亦有一個歌手的素養,即使自己不會,至少也能聽出來選手的水平如何,像走音這樣的,要聽出來一點都不難。
節目播到了第五期,兩人才選夠了二十位選手,而這時候收視率也有所下滑,估計是新鮮勁過後,有些觀眾覺得節目有點太過單調的原因。
這種情況在第六期得到了好轉,這一期是特別節目,沒有進行比賽,而是介紹了兩組的選手,對於這些選手來說,最好的介紹方式當然是表演。
“下面清楚鄭曉亦一組的選手,她們今天帶來的是一首歌曲。”
主持人的話音一落,十位選手帶著自己的樂器上臺,擺好之後開始演奏,然後就傳來了鄭曉亦的歌聲。
誰動了我的琴絃喚我到窗前
流水浮舟你在深夜的那一邊
誰倚著我的琴枕夢盡夜滿月
還以為各自兩邊只能做蝴蝶
歌聲一曲,觀眾們又是一陣驚訝,無數人感到了驚喜,自從《看穿》之後,總算又聽到這個型別的歌曲了。
原本時空中,這首歌的前奏和間奏都是小提琴,張耀重新編曲之後變成了全部都是傳統樂器,主旋律沒什麼變化,但是變得更純粹了。
誰讓你我靜似月
只能在心裡默唸
簷下燕替我飛到你身邊,
誰讓你我靜似月
各自孤單錯弄弦
風吹得簾落見月人不眠
歌詞充滿了韻味,不像那些口水歌直白和無力,很多人都能聽得出這是鄭曉亦的聲音,不過鄭曉亦卻沒有出現在舞臺上。
這是之前她們就商量過的,本來這個節目選秀的才是主角,張耀和鄭曉亦一登臺的話,那些選手可就徹底成為陪襯了。
可是那些選手自己唱的話,畢竟他們太業餘,而且找誰做主唱對別人來說都不公平,更何況本身演奏才是重點。
單純的演奏樂器,因為太多人聽不懂,的確也不能吸引人,需要唱歌也是必須的,也只能想到這個辦法,所以一商量之後,兩人就決定做這些選手的陪襯,當一次綠葉。
十個人的團隊要給一首歌伴奏綽綽有餘了,《誰動了我的琴絃》之後,人們總算清溪的體會到了傳統樂器的魅力。
張耀演唱的還是《看穿》,重先編輯之後變得跟之前有很大不同,而兩首歌風格非常的相似,風格就不說了,兩個人演唱的語調給人都是這種感覺。
這個時空裡張耀受創了中國風這個詞,不過還沒有流傳出去,人們對著合格型別的歌詞也還不夠理解,這之後江南衛視肯定就會大力推廣這個概念。
因為這兩首歌,特別是《誰動了我的琴絃》大出風頭,第六期節目的收視率又創造了新紀錄,突破了4。5,收拾份額接近14%。
如此一來,本來還有點擔心之前的廣告費是不是太滿目的廠商們徹底放心了下來,安心的準備數錢了,紅色可樂的銷量已經進一步穩定。
第二三三章 中國風和劇場版
隨著人們對《看創》和《誰動了我的琴絃》兩首歌流傳開來,越來越多的人對這種風格的歌曲感興趣,江南衛視和音樂家協會也順勢將中國風這次概念推了出去。
“我覺得這樣的嘗試非常好,古今結合,這樣傳統樂器才能順應時代,煥發新的生命力。”
音樂家協會的人說道:“事實證明了,傳統樂器並沒有像一些磚家說的那樣過時,依舊很迷人,只是我們自己沒有掌握好而已。”
“很慚愧,對於傳統樂器我也還在學習當中。”
鄭曉亦接受採訪的時候這樣說道:“的確兩首歌都是張耀創作,我也非常喜歡這種風格的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