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燃燒樂隊雖然不是隨時都呆在公司裡面,但已經跟工作室簽了約,而且他們本身也就是經營琴行這一個事情,隨叫隨到完全沒有問題。
聽說張耀又有新作他們都很興奮,很快進入了錄製狀態,看著鄭曉亦錄音艾曉琪也有些心動,說道:“話說初音可是已經很久沒有出新歌了呢,是不是順便也寫一首?”
“寫歌這種事情哪有順便一說。”
張耀翻翻白眼,然後又說道:“先別急,等我將曉亦姐專輯的歌寫出來再說,我現在對初音又有了新想法,你放心,肯定會讓你過足做歌手的癮的。”
第五十章 不算捅婁子吧?
一般流行歌曲的長度在四分鐘左右,而一張普通專輯收錄的歌曲是十首左右,這都是因為唱片發展的原因造成的。
唱片工業剛剛興起的時候,承載音樂的是黑膠唱片,十英寸的黑膠唱片每分鐘78轉,只能支援大約四分鐘的錄音,也就是一首歌必須控制在四分鐘之內。
黑膠唱片還有十二英寸的規格,支援的時間達到了五分鐘,不過沒有前者普及,cd的出現淘汰了黑膠唱片,也沒了這些限制,不過歌曲的時長還是約定成熟開來,一般六七分鐘已經是很長的歌曲。
專輯收納多少曲目也跟當時黑膠唱片的容量有關,隨著發展,黑膠唱片也從每分鐘78轉發展到了45轉和33又三分之一轉,後者大約能夠容納45分鐘,也就是十首歌左右的時長,而四十五轉大概可以錄15分鐘,也就是四首歌左右。
大容量黑膠密紋唱片帶來了專輯的概念,所以現在的專輯也稱為longplay(lp),ep也是由45轉制式的發展而來,英文全稱extendedplay,之前78轉只能錄一首歌的就是singleplay,簡稱sp,也就是單曲。
現在黑膠唱片早已經被淘汰,容量早已經不是限制,但人們早已經習慣,而且這樣的時長也的確比較適合,所以並沒有多大的變動。
要是一次就發行個幾十上百首,歌迷聽不過來不說,質量也沒法得到保證不是,大部分歌手一年也就出一張專輯,有的甚至用幾年來打磨一張,為的就是保證質量。
大公司一年要給一個歌手發行多張唱片也不是難事,因為有著大量的人力物力,將創作人都召集起來很輕鬆就能匯聚起來七十首歌挑選,歌手自己創造速度就不可能這麼快。
不過張耀是個例外,他現在要思考的就是該給鄭曉亦選那些歌曲而已,刨除專輯在留聲機年度盛典之前發行一個月之外也還有三個月的時間,完全足夠了。
一個多星期後,宋歌影視傳來了好訊息,張耀寫的兩首歌果然都被採用,艾曉琪就高興的說道:“那個電影應該會搶在賀歲檔上映吧?這樣一來曉亦姐復出的第一槍算是提前打響了呢,也算是給專輯預熱了。”
“電影本來的確要在年底上映,之前連檔期都定好了,不過現在已經被延後,估計已經沒法趕在專輯發行之前了。”
鄭曉亦這麼說讓艾曉琪很是詫異,問道:“為什麼要調整檔期?”
“你該問問張耀搞了些什麼。”
鄭曉亦彎著嘴角,眼光看向張耀,張耀猛然醒悟,說道:“我之前除了寫歌之外,還對劇本提了點意見,難道是因為這個?”
“就是這個,導演劉雲生覺得你該寫的劇本不僅更符合他的想法,確實也能讓電影更完美,於是決定調整補拍,需要改動的鏡頭很多,至少需要兩個月才能完成。”
鄭曉亦點點頭說道:“不過宋歌影視通知我的時候,倒是對張耀高度肯定,同時還帶來了劉雲生的感謝。”
“寫歌你就好好的寫歌,搞這麼多飛機幹嘛?”
艾曉琪瞪了張耀一眼,說道:“我還挺喜歡劉雲生導演的電影的,一直在期待,結果卻被你搞得延後了。居然還會寫劇本,故意彰顯你多才多藝啊?”
“我哪會寫什麼劇本,就是靈光一閃對電影劇本發表了點看法而已。”
張耀也有些無語的說道:“我又沒有參與過電影製作,根本不知道電影已經拍好定下了檔期。話說即使不需要推翻重拍,要改動的鏡頭也不會少,如此糟蹋人力物力投資公司會願意,這可是在砸錢啊?”
“你現在製作完一張專輯,覺得不滿意想要砸掉重來的話我也沒有意見。”
鄭曉亦這麼一說張耀明白過來了,愣了愣說道:“呃,雖然明白了,不過這麼說讓我感覺有點不太好意思呢。”
“裝什麼蒜,被這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