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若活一世,找不到自己的責任,才是可悲可嘆的。
在她是蔣國公府的姑娘的時候,她的責任就是孝順長輩,做一知禮的大家閨秀;現在她是皇后,這些臣民也將成為她的責任,她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但她會盡力。
對著她身後的一切再次嫣然一笑,舒瑤轉頭,進入了花轎裡,端正坐好。
而原本在迎親隊伍中的童老王爺也到了蔣府前,他如今年過七十,卻依舊老當益壯,聲音洪亮,“陳大妹子,你不用擔心,我會把小丫頭安全送到的,”
他高聲說著,無視了蔣老太爺給他投來的白眼,越發大聲,“若是陛下敢對她不好,我幫你教訓他!”
這話如今大虞也就只有老古董般存在的童老王爺能毫無負擔地說了,且他神情嚴肅,極認真地看著陳氏,並不是在說空話。
陳氏感他心意,上前一步,抱拳執禮相謝,“陳沅就謝過童老哥了。”
“哈哈哈,”得了陳氏一句謝,童老王爺臉上露出開懷的笑容來,隨後也不再耽擱,爬上一匹同樣有些老態的黑馬回到迎親隊伍中去。
蔣書玴和蔣書玦也騎上各自的駿馬,護送在舒瑤花轎的兩側,然後又是震天的鞭炮山呼聲中,迎親隊伍啟程向著京城的中心皇宮而去。
迎親隊伍出了南後巷子了,舒瑤才狠狠撥出一口氣來,只是手往臉上一摸,卻是溼漉漉的一臉了,不知何時一直壓抑於眼底的眼淚已經奪眶而出。
但這眼淚不再是難過,而是幸福的,她何其有幸,可以成為陳氏的孫女,可以享有她全心的疼愛,她何其有幸,有兩位疼她護她的兄長,一路相隨。
老太爺陪著陳氏在門口站了許久,等圍觀的百姓都散得差不多了,陳氏才似恍然,讓林嬤嬤扶著她往沅安堂走去,而老太爺也才終於騎上馬,往宮裡趕去。
今天註定是忙碌而繁瑣的,這一點對周允鈺來說同樣如此,但和上輩子這個時候的不耐煩相比,此時的他卻覺得悠然,一種塵埃落定,夙願得償的悠然。
曾經,他無數次想要回憶起這個屬於他和舒瑤的婚禮了,可記憶裡除了一盞盞紅似火的燈籠,他甚至連這日的舒瑤是何模樣都記不真切。
但現在重新來過了,他會記住每一個細節,記住屬於他和舒瑤婚禮的每一個瞬間。
“我說的,你都記住了嗎?”
蕭太后看著大婚之日還是一臉冷沉的周允鈺,再次囑咐道,
周允鈺短暫地愣了一下,立馬回道,“是,”
蕭太后略有些懷疑地看著他,但也不再追究周允鈺是真記住了,還是真沒記住,她拂開攙扶她的宮人,款步走到了周允鈺面前,伸手理了理周允鈺的領子。
周允鈺的領子向來平整,此時也不例外,但不知為何,她此時就是想這麼做,那曾經不到她腰下的孩子,如今已經高出她一個頭,比他的父皇還要挺拔,還要偉岸,“和舒瑤好好地過,”
這是婚約是她和雲氏訂下的,在最開始就只是兩個母親,最誠摯的祝福和期盼,如今這句祝福也依舊是她和雲氏的心願。
“嗯,”周允鈺應了一句,冷沉的臉有了很大的緩和,即便他早已對蕭太后的諒解不再抱有期待,但在這樣的時刻,能得她一句祝福,他還是高興的,不,應該是……很高興。
“陛下,花轎已經到中南街了,百官也都在太清門候著了,您是不是要過去?”陶義的臉上充滿了喜色,他盼一個管事的女主子都不知盼了多久,今日可算給盼到了。
“走吧,”周允鈺對蕭太后行禮告別,才對陶義說了一句,也不知想起了什麼,他臉上的表情變得極為柔和起來,雖轉瞬即逝,但也足夠陶義知道,周允鈺此時的心情極好極好。
太清門是皇宮的第一道門,平日裡這裡除了巡邏守門的禁衛軍,偶爾往來大臣,一般時候都是極為冷清,但也會有特別熱鬧的時候,比如今日。
百官列陣,禁軍圍繞,大紅地毯一直從太清門延伸到太和殿前祭天用的高臺前。
周允鈺站在太清門前,舒瑤的花轎也在太清門前安然落下,原本騎在高馬上的臣子士兵全部下馬,兩旁的百官也雖周允鈺離近的腳步,彎腰低頭,以示恭敬。
花轎內的舒瑤隱約可以見到一身紅衣的周允鈺向著她走來,只是朦朧的細紗遮住了彼此的視線,她看不清他臉上的神色。
“請娘娘下轎,”宮人上前挽起細紗,正要去扶舒瑤下來,卻見原本還直直站著的周允鈺,又近前一步,先她們扶住了舒瑤伸出來的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