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是在虧本,把水果販子們都笑得打跌。好在他相貌討喜,一看又是外地來做農家樂旅遊摘多了的水果,倒不至於因為破壞行規而引起公憤。而且過年節做生意,更多人願意圖喜慶和樂,幾個水果販子算算他零售的價錢其實也跟批發價差不多,乾脆扮成顧客去把橘子買光,替他省事。
夏初渾然不覺這些微妙之處,得意洋洋地拿著錢回頭找冬末炫耀。冬末早笑趴了,只是看他高興,就隨他玩去。
二人盡興而歸,路上遇到鄉村裡的孩子拿著煙花鞭炮在玩,夏初被一顆電光炮嚇了一跳。冬末不怕這種響動,只是在這濃郁的過年氣氛裡,忍不住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些事:“小時候我也怕鞭炮聲,一過年兩個哥哥就拿這東西來嚇我。後來我爸給我買鞭炮,讓我自己玩,就不怕了。其實鞭炮這東西,自己不玩的話,聽著聲音很可怕,要是自己會玩,再聽這聲音,就會覺得很刺激。”
夏初頭一次聽到冬末說她自身的私事,有些憤憤不平,“你的哥哥居然拿鞭炮嚇唬妹妹,不是好哥哥。不過你爸爸聽起來,是好爸爸。”
第二十二章 煙花如夢(4)
冬末刻意讓自己不回想從前,已近十年,但在今日,在這熱鬧中透著寧靜的鄉村小道上,踩著田野間新綠的草芽,薰風撲面,繁花似錦,身邊有個不會出賣自己的人,卻讓她安然的陷入了回憶。記得的不再僅是痛苦與羞辱,而是曾經的美好時光。
這讓她一笑,信口回答:“是啊,我的哥哥不是好哥哥,我的爸爸卻是好爸爸。”
說話間孩子們玩的鞭炮換了一種,冬末聽著聲音,噥了一聲:“真浪費。”
“恩?”夏初不解地眨眼,“怎麼浪費了?”
“這種花炮屬於焰火的一種,白天玩只能聽聲音,看不到煙花的顏色,功用浪費了一大半,白費錢。”
夏初對煙花沒研究,只遠遠看過別人放,卻弄不清那東西沒點燃之前應該是什麼樣子,困惑至極。冬末沒發現他一臉外行相,輕嘆一聲,道:“十四歲那年,我們那裡的袁姓人搬遷宗祠,晚上放了一個多小時的煙花,好看極了。”
夏初小聲地問:“你喜歡看煙花?”
“嗯。”冬末點頭,笑道,“後來我外出發展,省會都市都是禁放鞭炮煙花的,我就很少看到那種煙花盛會了。其實我覺得鞭炮煙花是過年過節的一大點綴,尤其是過年,假如鞭炮煙花都不能放,那還叫什麼過年啊?”
第四天的節目是上午釣魚中午燒烤晚上SPA,可是魚釣了一半,夏初卻不見了,冬末替他收釣一看,魚鉤上的餌食早被魚啃得乾乾淨淨,就剩一枚泛著水光的鋥亮魚鉤,彷彿在問:“這到底是在釣魚呢,還是來餵魚呀?”
冬末重新換上魚餌,把釣竿移到離自己近的地方,一人管著兩根魚竿,收穫頗豐。正興味盎然的當口,夏初闢裡拍啦地跑了過來,拉起她就走,“冬末,我們走,今晚L市有煙花盛會,從晚上八點到十一點,連放三個小時。”
冬末愕然,“哎,我的魚!”
“魚倒回去算了,反正你釣都釣了。”
“那我們也得吃了中飯再走啊。”
兩人吃過飯後,匆匆結賬,收拾東西上車,冬末突然想起,“夏初,去L市是北上,你明天回家是南下,這樣一來平白多走一千多里,不合算。”
夏初詫異至極:“遊玩嗎,還算什麼合算?”
冬末一想也是,便安下心來閉著眼睛打盹。夏初專心地開車,趕了五個小時路,到了L市正值夜幕降臨。這個全國聞名的鞭炮煙花之都,幾乎是全城都在為將要來臨的煙花盛會做準備,很早街上擠著人,有些得到批准的商戶更是提前在煙花盛會之前,就燃放起了小煙花,為盛會助興。
這濃烈的氣氛帶動著,冬末和夏初也興奮起來,找好酒店立即棄車步行,投入洶湧的人流之中,隨意吃了兩個盒飯,直奔能觀景的地方。夏初拉著冬末一個勁地往前擠,冬末卻不肯走:“夏初,看煙花不能靠太近,太近會看不清造型,反而不好看。”
夏初一想也是,犯了愁,“那我們要怎麼挑地方?”
“去離燃放煙花三四百米外的地方,挑個高點的位置看就好了。”冬末一面找位置一面解釋:“要挑上風口的地方,免得點炮時的硝煙燻到我們,防止菸灰吹到我們身上來,燎到人。”
夏初佩服極了,“冬末,你懂得真多。”
冬末一笑:“這都是我爸以前帶我看煙花時教我的。”
L市被譽為全國鞭炮煙花之都,生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