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2/4 頁)
聲音》的線下推廣夥伴,他們可以將自己的產品結合《美國好聲音》進行推廣,每家公司均付出了不少於200萬美元的贊助費。
1999年5月18號,一直在猶豫的傳媒巨頭新聞集團旗下的fox廣播公司以100萬美元買下了《美國好聲音》的第一季的轉播權。價格之所以這麼低是因為雙方還有一個補充合約,《美國好聲音》在fox的有線頻道播放時星空傳媒可以分得50%的分成費用,和相關的40%廣告的分成。這一筆交易預計將在一年內將為雙方分別帶來1000萬美元的收入。
就這樣短短兩天星空傳媒已經手捂1。18億美元的廣告合同,如果算上星空電視臺3500萬的有線頻道付費收入,總收入就是1。53億美元,換成人民幣就是12。24億。
只用了3個星期《美國好聲音》就收回了成本,扣除3500萬的成本後盈利1。18億。
這還沒把《好聲音》最大的盈利專案算上呢,好聲音最大價值自然是學員了,就拿艾薇兒一個人來說吧,她出一張唱片能賣多少錢呢?
前世艾薇兒第一張唱片全球銷量是1300萬張,一張英文正版唱片價格在200人民幣以上,算算1300萬張是多少錢?1300萬張是26億人民幣。
那麼林肯公園,魔力紅等所有學員加起來是多少呢?
數不清是多少,有一個可以參考的物件,2002年火爆美國的《美國偶像》廣告收入、許可費、商品促銷收益和唱片收益加在一塊,每年的收入超過10億美元。
《美國偶像》可沒有艾薇兒,林肯公園,魔力紅這樣的逆天歌手,所以《美國好聲音》的一年總收益只會高於10億美元,保守估計怎麼得也在15億美元上下。
一年坐收15億美元,120億人民幣這是不是在搶錢,是不是要數錢數到手抽筋。
陳林一想到能夠賺到這麼多錢,忍不住抱著老婆在辦公室裡高呼:“美國人們太可愛了,我愛你——”
有了錢,有了名氣,有了初步的平臺,陳林在美國的第二步戰略計劃——美劇盛宴,可以開始啟動了。
第223章美國戰略
陳林其實在複製國內的成功模式,加入快樂大本營積累包括金錢和關係在內的原始資本,然後開公司。在美國同樣如此,以《美國好聲音》積累金錢和人脈,只不過美國可以私人辦電視臺,所以在美國的核心事業就是星空電視臺。
他目的是要建立一個以星空電視臺,融合奔騰(美國)和奔騰…谷哥的網路資源打造一個星空娛樂集團。
他的計劃藍圖中星空電視臺要打造以旅遊、美食、綜藝節目、電視劇場、遊戲、體育六大類節目為主體的娛樂機構。
原本陳林計劃還想和鳳凰衛視、谷歌合作搞一個類似於n一樣的新聞機構,但一想還是放棄了,首先新聞不是他的特長,而且美國新聞媒體強者太多不一定搞的出什麼名堂。而旅遊、美食的市場很大,而且中國地大物博旅遊資源豐富,同時美國也喜歡中國的美食,到時候還可以《兩天一夜》整合進來,搞一箇中、韓、美三地的《兩天一夜》。
在娛樂方面,綜藝節目和電視劇是玉皇集團的強項,主打美劇,同時看時機也開闢一個時間段放中國優秀的國產劇。
陳林腦袋中有一大堆的美劇,這個電視劇版塊他也有信心打出一片天。
體育和遊戲方面除自己旗下的奔騰、谷歌外肯定還要引入幾家有實力的戰略伙伴。
以上就是陳林制定的美國戰略,不過這個戰略還有一塊短板要補齊,那就是星空電視臺雖然不缺優質的內容,但是缺乏資訊傳輸能力,即沒有自己的電視網路,現在光靠租賃只能是短期的戰略。
在國內一直是缺乏優質的內容,所以有“內容為王”的說法,但在美國這種局面在悄悄改變。
從2001年新聞集團斥資225億美元宣佈收購美國最大的衛星電視服務提供商directv開始。傳媒巨頭之間的打響了併購戰,這一年康卡斯特、時代華納等大鱷也加入了這一場併購盛宴。
這些巨頭髮起圈地運動開始美國的電視傳媒領域局面發生改變,僅擁有高質量的娛樂內容已經遠遠不夠了,資訊的傳輸變得尤為重要,多少年來“內容第一重要”是一句傳頌不休的名言,然而這些巨頭的併購交易都與如何把好的節目傳送到使用者家中有關。
資訊傳輸能力成了傳媒業中的王牌,娛樂內容本身已退居其次。
毫無疑問未來的傳媒業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