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幫助,只是,這樣的監管,和所謂的罷免,最後的結果只會是不了了之,季悠苒應該也很清楚,才會說的這樣的猶豫牽強吧。
西烈月微笑著看向舒清,問道:“左相以為?”
她想她如何以為呢?有些話,能不能說,她還在考量。舒清也微微上前,猶豫了一會,回道:“臣以為,右相所言甚是。有法可依,有責可究,群臣才可更好的為國效力。”
西烈月微微皺眉,她為什麼不說呢?難道她真的只是打算獨善其身麼?不會的,她不會是這樣的人,那麼是她有所顧慮了,既然如此,她就在推她一把,她們都已經無路可退。西烈月繼續笑道:“朕曾聽聞左相還有一個廣納賢臣的提議,今日可以提出來,讓眾卿也品評一番。”
舒清哀嘆,西烈月還是希望在朝堂之上說,她是和她提過科舉制度,但是也和她提了其中的利弊。那是對皇室,貴族,世家權利的挑戰,最後她可能得不到支援,甚至於最後她的母皇都會插手。一切都應該從長計議的,但是她要她今天說,看來想要變革的決心已經堅定不移了。她要說嗎?該怎麼說才能爭取到更多的支援?
沉吟片刻,舒清回道:“臣以為,貴族世家,多才人雅士,然庶民之中,也不乏有才華的賢士想要為國效力,而海域也曾任用庶民,只是常需多方考核其能力,費時費力。官職也多為六品以下,未能很好的為國效力。”
舒清還在想,應該如何解釋科舉制,才能不被群臣反對,西烈月卻是不容她多想,問道:“左相對此,有何良策?”
輕嘆了一口氣,舒清說道:“臣之見,陛下可以開科考,廣納天下賢才,唯才是舉。”
不出所料,舒清話音才落,低低的抽氣之聲從身後傳來,這所謂唯才是舉,是對官爵世襲制的極大挑戰,也是世家貴族們所不能接受的。
西烈月滿意的點點頭,她總算是說出來了。第一次聽到舒清對科舉的分析解釋時,她驚歎於如此細緻而有效的選拔人才制度,雖然舒清說了諸多弊端,在她看來仍是利大於弊。她要讓海域更為強大,首先就要打破長久以來,盤根錯節的世家關係對朝堂的超控。底下地騷動她聽得很清楚,這就對了,西烈月冷冷地笑著,語氣卻是堅定而溫和地說道:“繼續說。”
舒清微微抬頭,對上西烈月霸氣而堅持的眼,這是一個帝王的氣勢和決心,她現在是急於翱翔於屬於她的天際裡的蒼鷹,需要一切的變革來實現自己的統治。舒清收回視線,冷靜的說道:“陛下可三年開一舉,分門考試,成績最好的三甲,可位列四品以上官員,其他成績優異者,不任用為官,也可推薦至各大書院教學。此舉,不僅可以讓萬民讚歎陛下貼近庶民,愛才惜才,也可為朝廷注入新生力量。”
舒清說的簡單,不過從這些所謂盡心效忠的大臣們微白的臉色和惴惴不安的神情中,可見他們還是聽明白了的。西烈月大笑出聲,明確的表示了自己的愉悅和讚許,掃視了一眼,才大聲問道:“這個方法甚好,眾卿家以為如何?”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官職小的自然是不敢多話,位居二品以上的,哪個不是在這朝堂打滾了十幾年的老臣,今日陛下初登大典,就由此新政,估計是和那個舒清商量好的,還未看出個門道,沒人上前說話。
就連西烈倩和西烈凌,都是默不作聲,靜觀其變。
不說話?西烈月看向季悠苒,問道:“右相?”她要知道,季悠苒的態度。
季悠苒稍稍上前一步,謙和卻大方地說道:“臣以為,左相考慮到平衡民意,又為朝廷招攬人才,確為良策。只是三年一舉,又只選前三,若是朝廷急需用人之時,怕到時賢才奇缺。”
西烈月挑眉,還未說話,舒清卻一反常態,主動上前回道:“右相擔心得是,所以三年一舉乃常科,即定期舉行,還可設制科,每年或急需人才時,由名士或世家舉薦,或是上屆成績優異者參加考試,吏部評選,最後由陛下殿試選拔人才。”
這些世家貴族不過是怕科舉會破壞了他們的世襲爵位,如果兩項制度一起實行,相信他們暫時也就無話好說了,不然,若是要與庶民同考,取得功名,才是為官唯一的渠道,這些老臣估計會以祖宗法度,歷代沿襲為由,誓死捍衛世襲制。若是再來個以死明志,只怕到時科舉的實行就更為困難了,多少君主想要變革最後的都是隻能不了了之。
舒清這般圓滑的說辭,讓西烈月的臉色並不怎麼好,冷冷地問答:“眾卿家還有何異?”
舒清做出的解釋,大臣們似乎還算滿意,而且殿上所有人都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