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4 頁)
築甘泉宮通天台、長安宮飛廉館。�
朝鮮王攻殺遼東都尉。募天下死罪囚徒攻朝鮮。�
作“芝房之歌。”�
派郭昌、衛廣為將,入巴蜀平定西南夷未服者,以為益州郡。�
[“滇王者莊蹻之後也,元封二年武帝平之,以其地為益州,割牂牁、越崔各數縣配之。數年復並昆明地,皆以屬之。(《後漢書·西南夷列傳》)]�
以杜周為廷尉。�
[周外寬,內深刻,其治大體仿張湯。時詔獄益多,食二千石俸祿涉案人員不減百餘人。廷尉及中都官詔獄逮捕至六七萬人,官吏因之益加十萬餘人。]�
[周為廷尉,客有謂周曰:“君為天下決平,不循三尺法。專以人主旨意為獄,獄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法安在乎?前王所是著為律,后王所是書為令。當時為是,何法之古乎?]�
設益州郡。��
元封三年(B108,癸酉)49歲。�
十二月,趙破奴攻破車師國,虜樓蘭王。復封浞野侯。(樓蘭西域國名,後更名鄯善。)�
柏梁臺建成。“元封三年,作(成)柏梁臺,召群臣二千石有能為七言詩者,乃得上座。(《太平御覽》卷352引《東方朔傳》。又見《初學記》卷12。)�
“漢武帝在柏梁臺上使群臣作七言詩。七言詩自此始。(《世說新語·排調》劉李標註引《東方朔傳》。)�
初作角抵戲、巴俞戲。(角讀為決,較也。名此樂為角抵者,兩兩相當角力。角技藝射御,故名角抵,蓋雜技樂也。巴俞戲,魚龍蔓延之屬也。漢後更名為平樂觀。)三百里內民皆入京來觀。�
夏,朝鮮國相斬其王右渠歸降漢朝。詔以朝鮮地分置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
綏國遣使通譯於漢。(《後漢書·地理志》。)�
樓船將軍楊僕坐失亡多免為庶民。左將軍荀彘坐爭功棄市。�
7月,嫁江都王劉建女細君公主與烏孫,遂與烏孫王結盟。�
[烏孫使使願得尚漢公主、為昆弟。烏孫以子匹聘漢公主,漢以江都王建女細君為公主,妻烏孫王昆莫為右夫人。�
匈奴亦遣女妻昆莫,以為左夫。�
細君悲歌曰:“吾家嫁我天一方,遠託異國烏孫王。穹廬為室氈為牆,以肉為食酪為漿。居常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何按:據近人考證,烏孫族原活動在河西,漢初,西遷至伊犂河流域,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為當時西域之最大方國。日人羽田亨認為,烏孫語屬突厥語。其種屬,為高加索人種。唐顏師古曰:“烏孫於西域諸戎,其形最異,今之胡人青眼赤須狀類彌猴者,本其種也。”焦氏《易林》:主:“烏孫氏女,深目黑醜,是其形異也。”烏孫產馬,馬質優良,今傳伊犂馬。文帝前元四年為匈奴征服合併,至此乃與匈奴相分離也。]��
元封四年(B107,甲戌),50歲。�
冬10月,上南巡行至雍。祠五帝。�
北出蕭關,歷獨鹿,鳴澤,自代而還,至河東。�
詔赦死罪以下,賜無出今年租賦。�
匈奴好辭甘言求請和親。�
匈奴使者病死長安。匈奴單于以為漢拘禁之,乃用趙信議,遂扣留漢使路充國。數以奇兵犯邊。�
武帝遣將軍郭昌、浞野侯趙破奴屯朔方備胡。�
作為元狩、元鼎以來開邊、興利、改制、用法和擅的結果,元封四年(前107)在關東出現了二百萬流民,引起了政局的動盪。�
[“元封四年(前107),關東流民二百萬口,無名數者四十萬。公卿議欲請徙流民於邊以謫之。”�
漢武帝生平大事年表(36)
導演:胡玫 編劇:江奇濤
連載:漢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導演:胡玫 編劇:江奇濤
由於連年興兵和重賦,已有不少農民棄業流亡。加之以“吏多私徵求無已,去者便,居者擾”,使流民問題更加嚴重。漢武帝制定了流民法“以禁重賦”,結果仍然是“官曠民愁,盜賊公行”,以至出現流民二百萬口的嚴重局面。這是農民對漢武帝政策的嚴重抗議。如果官府處置不慎,勢必進一步“搖盪百姓”,其後果武帝是知道的。所以他下令案問御史以下議請謫徙者,並重責丞相石慶,以圖平息事端。](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
趙信死於匈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