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4/4 頁)
卡爾梅克地區設立的首批佛教學校,以及1915年在俄國首都建成的大時輪金剛寺。沙俄企圖改變土爾扈特人的宗教信仰,強迫他們改奉東正教,並對土爾扈特部大量徵兵
7。 靈魂不滅
7。 靈魂不滅
…
“香巴拉是怎么回事呢?”問題又來了!
廂房裡添了柴,火光熊熊,一位專家正瞅亮翻念一本資料《拉薩和衛藏旅行記》:“俄羅斯是北部的‘香巴拉王國’”①
…
李滬生又湊近了牆板。
…
“噢,這個是穿鑿附會吧。”俄語教師的話。
…
“我看哪——證明基督宗教中的“God”就是中國經書中的“上帝”,力圖從中找出“God”創造世界、靈魂不滅、天堂和地獄的存在並非虛構的依據,這些可能是東正教和其它一些西方思想家研究香巴拉的原因吧”一個穿軍大衣的專家笑呵呵地說。
“藏傳佛教高僧是對的,‘香巴拉’並不是一個真實地方,而是每個人心中潛在的智慧和覺悟安家落戶之所 ②。西方人將‘香巴拉’稱為‘和平的綠洲’”——在黑暗行星閃耀的一座燈塔。在西方國家,‘香巴拉’以其神秘而廣為人知,但是幾乎沒有人相信那是一個真實的地方。”另一個專家饒有興味地爭辯說。
…
“噢?”李滬生聽得來了勁,“名堂不少啊!”
…
“‘Shambhala’不過語言學中所說的‘聲義轉換’的另一個典型例子罷了。”俄語教師發言了:“香—巴—拉—Shambhala,都運用了母音a,而我們知道a 是基礎母音,是聲帶震動第一自然發音,世界上所有的語言字母表首元字母都是a,也因為她是最美麗的聲音。我認為Sham—bha—la所構成的子音 + am的鼻音 + 子音bha + la,這樣的開口音,所造成的美感,足以使其在傳播中催發人類思維產生其聲音以外,或者說字外的意義。另外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西藏藏傳佛教喇嘛的六字真訣,‘唵、嘛、呢、叭、咪、吽’”俄語老師語出驚人。
…
真是一言聳聽,駭世驚俗!
…
果然不愧語言教師啊!
…
“噢?!” 始料不及!
“啊,呵呵,哈哈哈哈!”兩個專家發出了驚歎,會心的大笑,然後是沉默。
…
保羅的地圖與“香巴拉”有關係嗎?
…
長生不老?朝拜進香?
…
一片沉默!
…
…
注①《拉薩和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