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1/4 頁)
散,所以他也就心安理得的接受了大家的關愛
趙檉翻來覆去的烙了半宿的餅,也不知道啥時候迷糊著的,還做了半夜的夢,第二天被起床號叫起來的時候,兩隻黑眼圈是免不了的,趙信又是冷敷,又是熱燻也沒見有什麼改觀,只能頂著熊貓眼吃了早飯去點了卯,然後全軍拔營起寨,收拾了傢伙再次上路
出發的次序依兵法而行,軍將發,先使腹心及鄉導前覘,逐營各以一隊馬軍先出,去營一里外,當前面佈列其餘隊各持伏,依營四面佈列隊伍,一如裝束輜重訖,依次第起發聞第一角聲絕,右虞候捉馬騾第二角聲絕,即彼駕右一軍捉馬騾第三角聲絕,右虞候即發,右一軍被駕,右二軍捉馬騾第四角聲絕,右一軍即發,右二軍被駕以後諸軍,每聽角聲,裝束、被駕准此每營各出一戰隊,令取虞候進止,防有賊至,便用騰擊如其路狹小,須加角聲,仍令將校排此催督急過,勿令停擁
這次趙檉沒有先行,而是檢查完宿營地才離開因為他知道很專業的偵查人員,可以從敵方留下的糞便,腳印等蛛絲馬跡,判斷出所經過部隊的方向,經過的時間,人數,甚至有沒有大型的裝備,有沒有傷員等等所以趙檉要求部隊宿營時不但要選好地形,而且要面對敵人,並且不要靠近大河或這不利於撤退的地方宿營後,馬上切斷宿營地和外界的交通,不能在宿營時大喊大叫,要安靜撤離後要把宿營時的生活垃圾徹底清除乾淨,妥善處理,行動後還要把所有的路標都要清除乾淨,整個營地恢復原樣,就像只是吹過了一陣風
行軍時趙檉也要求按照在敵佔區行動的方案執行,他知道一個部隊好的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時刻保持才能成為一種本能的習慣行軍時,隊伍的前面,側面都要派出偵察分隊,無論哪個方向上有一點風吹草動,馬上就能及時感知,迅採取措施而且在行軍時,趙檉還不忘練兵,會忽然要求部隊改變方向,忽東忽西讓人摸不準行蹤,時刻保持警惕,因為一時的疏忽,就可能導致全軍覆沒
軍行四十里,已是正午,全軍休息,人吃飯,馬飲水有的人會說,騎著馬一上午才走了這麼點路是不是太慢了,四十里不過是一馬鞭子的事情,其實為了保持馬的體力,行軍時人不會一直騎著馬的,部分的時間都是牽馬而行,並不是讓馬一路飛奔,除非在有緊急的情況下,但這也不能長久,除非有可以替換的副馬,否則別說千里奔襲,就是百里也得把馬跑費嘍
第八十九章 河東之地
第八十九章河東之地
三日後,軍行至鄭州,會合駐屯那裡的二萬禁軍,開赴西北增援西北,趙檉看看他們的隊伍咧了咧嘴,這叫哪門子軍隊,還拖家帶口的,不穿軍裝比穿軍裝的還多,如果不是打著軍旗,整個隊伍倒像是逃荒的贏q幣,
宋朝實行募兵制,家屬居住在軍營內宋太祖創禁軍戍法,分為屯駐禁軍、駐泊禁軍與就糧禁軍,輪流戍他地,戍以指揮為單位,通常一次以三年為期,家屬不得隨行,到期回原駐地,揀選精壯士兵補充上一級禁軍,淘汰老弱士兵降充下一級禁軍或廂軍或退役
屯駐屬正常戍,大多派往內地州、府,屬當地地方長官知州、知府等管轄地方州、府都設有兵馬都監或監押,具體負責屯駐禁軍及廂軍等的管理、訓練、調遣,以及當地的治安及處理軍民糾紛等,屯駐禁軍帶有朝廷派駐地方的治安部隊性質以後禁軍大增,大量禁軍常駐於外地的某一地方,也依戍法而被派往其他地方,三年或二年、一年回原駐地
凡是戍到邊防地區如河北、陝西等地,當地設有駐泊都部署都總管或部署總管,管轄駐泊禁軍,帶有朝廷派往邊境地區的邊防軍性質,凡是武臣專任的駐泊都部署或部署,對於邊防事務可自行處理而不必與知州等地方長官商議
移屯外地的第三種方式,稱為就糧禁軍,可帶家屬前往,“就糧者,本京師兵而便廩食於外,故聽其家往”;駐於外地的禁軍,也可以“就糧”於糧食豐產地區,通常是原駐營地區豐收或糧食問題解決後回原駐營地,也就是走哪兒吃哪兒可河東路並非糧食豐富的地區,卻因鄰接遼夏兩國,大部分州都有糧禁軍,實同於駐泊禁軍,因可攜帶家屬,有利於穩定軍情
但是不論是駐泊、屯駐、就糧禁軍,駐在同一地區的禁軍,通常並不屬於同一個系統,而是分屬於各司;即使屬於同一司,也分屬於不同的番號軍而且又分別歸屬於地方政府長官知州、當地軍事機構部署司及鈴轄,由都監、監押具體負責,以達到互相制約的作用
趙檉對此規矩也無可奈何,就是說這些兵雖然跟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