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第1/4 頁)
“我就一指揮使,領什麼一將之兵!”徐彪呲笑著說道,可又猛然發覺不對,“都指揮,是不是你也要走啊?”
“我能上哪去啊,這龍將都指揮使不過是臨時代理的,回到太原必然還會去管你們的吃喝拉撒,王爺本想讓你接替我的,可你不但違了將令,還拐彎抹角的將王爺給罵啦!這事恐怕懸了,弄不好就落到了鄭平的頭上了!”趙智笑笑說道。
“其實這個都指揮使我倒是不願意非得幹,可要是讓鄭平這小子以後管著我可不行,我得再去跟王爺說說!”徐彪一驚,鄭平跟他一直互不服氣,他要是當了都指揮使,自己以後還怎麼混啊。
趙智看看火燎屁股似的徐彪去找王爺,笑著搖搖頭,他過去一直為自己不擅長領兵而苦惱,今天卻從與王爺的談話中,忽然想通了一件事,戰勝敵人不一定是非要在戰場上,這些匆忙經過的商隊一樣可以成為自己的軍隊,他們手中的貨物也能變成射向敵軍的炮彈,自己要開闢一個新的戰場找回作為一個戰士的尊嚴...
第六十六章 櫃坊
() 宋代官府透過科配和時估,與行會商人建立起了商品買賣關係,儘管這種買賣明顯地帶有政治強制性,交換並不是自由的,買賣雙方也不是平等的,本質上仍然是對城市工商業者的勞役剝削,但相對於唐代科配和宮市無限制無定價的掠奪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歷史進步。它把一部分官府消費納入了商品交換的軌道,對城市市場的擴大和工商業的繁榮有較強的刺激拉動作用。
宋代商業的繁榮昌盛,不是沒有理由的,國家龐大的行政性、軍事性消費需求是商品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按一定價格向行戶科配物品的制度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宋代政府在向官員、軍隊等國家機構提供消費品時,大多采用財政撥款進行政府購買的方式,向民間採購物品,各種物品幾乎無一沒有購買的事例,其數量之巨、規模之大、影響面之廣、參與者之眾、引起的商業關係之複雜等等,都是以往任何時代所不能比擬的,使政府的財政分配活動更多地與商品貨幣經濟相結合。
宋代大規模的改依賴徵收為依賴政府購買,也給政府財政帶來了巨大的現金流壓力。這一方面促進了整個社會的市場發展,另一方面,宋代政府提供的大量貨幣依靠這一過程進入民間,對於商業的發展,貨幣化的推進起了無與倫比的作用。可那時候大宋的官員們從皇上到小吏都沒學過‘政治經濟學’,經濟體系也未健全。而趙檉雖然對現代經濟瞭解甚淺,但是也學過些基礎知識,知道什麼叫通貨膨脹、啥是經濟危機等理論,這些都與貨幣政策有關。
如今大宋朝政府的採購和交易都是靠貨幣為中介實現,對貨幣的依賴甚重,那官府操縱的貨幣數額不小,可國家的富裕不單純在國庫貨幣的多少,而在於社會商品生產和流通的繁榮。自蔡京執政,為了“欲以誇富強而固恩寵”,實施的經濟政策就是斂財。而把可能產生的憂患和危害棄之腦後,說白了就是把四方之錢聚斂到京都,把錢移個位置,其實什麼也沒增加。表面上貨幣增加可,但這錢可能拆東牆補西牆的搞來的,再有就是在統計上玩數字遊戲。
錢幣在市場上很多,貨物卻運不出去,只能使錢多而物少,錢賤而物貴。宋代經濟實力之空前增長的同時,通貨膨脹日益嚴重。錢高度集中到了少數人的手裡,貧富兩極分化,百姓生活困苦,鹽鈔、交子這些信用體系處於崩潰邊緣。而趙檉只能透過將貨物外銷來暫時緩解這種危機,維護西北的經濟不至於破產。
從長遠上來說必須建立新的貨幣體系,可趙檉現在他並沒有這種權力,只能考慮首先透過自己的商業王國建立起自己的信用體系,等待時機成熟時取代舊體系,這個重任他就要交給自己最為信任的人去做。而在後勤供應方面日漸成熟的趙智就成了他的首選物件...
每日陪著王爺坐在馬車中閒談的趙智此時卻還不知自己已經被王爺內定為掌財人,趙檉也沒有頭腦發熱的認為趙智現在這兩下子足以擔當起這個重任,他知道這種事情急不來,只能循序漸進,尋找最適合的道路。所以趙檉只是將自己前世的所學及見聞詳細的說以趙智,希望他能從中學到些有用的東西。
而趙智也對王爺所說的這些錢莊、銀票等新名詞感到新鮮,不斷向王爺討教。可趙檉本身就是個連半瓶子醋都不如的‘專家’,能給他什麼詳細的解說,只能含糊其辭的讓其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管理中學習管理’。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啦!
大軍過鹽州,他們的行軍序列中又多了一支隊伍。這支隊伍人數雖然不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