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部分(第2/4 頁)
繞之中。
一籌莫展的趙勇氣得調集炮兵堵在人家門口天天轟擊,這下女真人更不出來了,沒事就修大門,最後把門口乾脆用石頭砌死了,似乎放棄了南下。可趙檉得知後長嘆一聲,他知道金軍已經得知銀術可部已經打通了通往太原的道路,悄悄地溜了。
趙勇聽後立即派人前去檢視,果然峽谷中空無一人一馬,金軍真得偷偷跑了!趙檉知道自己也到了該走的時候了,他明白即將到來的新年將是另一番模樣,歷史也將掀開新的一頁。他苦苦思索著,自己在這歷史鉅變的時刻將何去何從,是甘於命運的擺佈,還是奮起反擊,徹底改變這段歷史呢?
………
再說韓離不佔領燕山府後,燕山府所屬各州郡見大勢已去,無不望風而降。十二月十日,金軍兵不血刃全部佔領燕山府所屬的六州二十四縣,駐燕山的十一萬宋軍就這樣不復存在。金軍的快速進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郭藥師降金的功勞,加上郭深知大宋軍事和政事上的底細,金太宗特別下旨,委郭藥師為金燕山留守,並賜姓完顏氏。跟隨翰離不南下伐宋。
休整幾日,然後於十二月十五日離開燕山府。繼續南侵。翰離不不信任剛剛投降的郭藥師,把常勝軍放在燕京城。萬一生出事端來,留守們彈壓不力,豈不是麻煩事,於是讓郭藥師為前鋒主帥帶一千騎兵給大軍帶路。
郭藥師見自己手下有被瓦解分割之意,也動起了心思,沒有了手下這些小弟,自己也就沒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錢,當然不滿這個安排,說兵太少。無法擔當前鋒重任。韓離不勉強又給他增加了一千騎兵,但命令他不得擅自攻打搶掠前方州縣。
出涿州後便是廣闊的華北平原再無險阻,十六日金軍越過了宋金兩國商定的邊界線白溝。位於河北中部中山、真定、河間三座軍事重鎮首當金軍鐵蹄衝擊。由於沒有了燕雲十六州,河北平原大地無險要地形可以防守,河北三鎮是北宋在華北平原的最後一道國防生命線!
於是河北三鎮就成了大宋的長城,一旦丟失,那麼自此向南直到黃河北岸,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遊牧民族的鐵騎暢通無阻。因此歷代朝廷都很重視三鎮這互為依託的軍事堡壘防守,在三鎮佈置了大量的禁軍,開挖了許多池塘和湖泊,然後利用地勢窪的特點。把河流與湖泊池塘連線起來,形成了一道“水長城”,水深的地方無法行船。水淺的地方不能徒步涉水,並在沿邊大規模植樹造林。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百年承平。民不識兵戈,兵備廢弛。導致田地淤積,水深早已達不到過去能夠防禦騎兵的深度,而到了冬天河水結冰,金國又恰恰利用寒冬進攻,讓這道防線已經形同虛設。
金軍此次南下的目標是汴京,所以沒有采用強攻硬打的戰術,遇到城池,能打下就打下,打不下就繞開,邊走邊打。金兵攻保州不克;又攻中山府,遇宋將詹度防禦,又不下,翰離不指揮大軍,繞過中山,轉向西南攻真定。一日後真定淪陷。
隨後幾天,金兵接連攻克了慶源、信德、邯鄲等戰略要地,廣袤的華北大平原的大部分城市已經落入金兵手裡。更糟糕的是,這些失陷地方的軍糧全部落到金兵手裡,足夠他們吃上幾年了,這不但解決了金軍的後勤問題,而且達到了以戰養戰的目的…
在前線戰事如此不利的情況下,趙檉殫心竭力憂國憂民,為大宋的前途擔憂,為自己尋找一條出路,那朝中那幫宰執們又在忙神馬呢?
在金軍大舉入侵之前,燕山知府蔡靖前後寫過總計一百七十多份奏表,密報邊境情況,苦口婆心的告訴大宋君臣女真人可能南侵。但不知道是蔡靖人員不好,還是升的太快遭人嫉妒,朝中的某些人認為其不過是為了坐穩燕京府這個位子才會小題大做,言過其實的編造金軍壓境的謠言,製造緊張空氣,所以根本不予理會。
而結果就是等金軍攻打過,前線戰報雪片似的飛到朝廷處來的時候,他們都還堅持己見,認為不過是宋金在邊境上的小衝突,情況不是很嚴重。這時又趕上皇上舉行郊祭大禮,為了不打擾皇上的雅興,戰報就被都壓了下來,不但趙佶不知道此事,就連兩個宰相李邦彥、白時中都不知道。
直到十二月初五,金國遣使到了東京要求見皇上,其實就是來下最後通牒,告之大宋如果要想停戰就需割地賠款。這下李邦彥和白時中兩個宰相才知道前線真是的情況,但這兩個人也和那些人一樣,依然繼續瞞報前線情況,給了重禮將金使盡快打發走了,免得讓皇上聽到風聲。
到了十二月十六日,兩河宣撫使童貫從太原跑回了汴京躲避戰亂,這下蓋子終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