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部分(第1/4 頁)
………
趙檉用過早飯,略微活動了一會兒,趙恥和趙禮已經到了,他們以給王爺‘賀壽’之名到此,可這一住就有一個月了,天天跟王爺躲在書房裡不知道商量什麼事情,反正是隻要沒有吩咐,這書房沒人敢進。
“王爺,自三月十六日下詔,出援太原的三路兵馬打了幾仗後便止步不前,現在宗翰離開太原,只留銀術可和完顏婁室兩個萬人隊,正是用兵的好時機,他們卻依然按兵不動,難道已經放棄了!”趙恥看著太原方面的戰報,不解的問道。
“按說,種將軍收復了河北一些失地,由河北井陘進入山西平定。姚古從隆德府出師、張灝從汾州出師,共同北上,三軍互為倚角,互相支援。應該說這是個很好的軍事計劃,足以應付金兵鐵騎了!”趙禮也對此不大理解,三支精銳的西軍,那麼多人馬,出師兩個月了,就這麼不緊不慢的逛蕩,徒耗軍餉糧草,可太原卻度日如年。
“你們真得認為這次禁軍出援太原能解圍嗎,不要忘了‘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句話!”趙檉笑笑說道,由於幾次敗於克虜軍之手,而忠勇軍的訓練和裝備還要優於其,所以忠勇軍上下考慮問題無意間都站在了自己的角度上去想,卻忘了忠勇軍和克虜軍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哦,王爺說得是!”趙恥很快反應過來,“女真兵力雖人數少,但是他們剛打敗了百年草原強國大遼,騎兵多,士氣旺盛,戰鬥力強悍,而且善於平原野戰;可我們禁軍一方人數雖多,但剛剛經歷失敗,騎兵稀少,士氣低落,戰鬥力相對強悍,長於城戰,而短於平原野戰。可這次解圍卻是以野戰為主,有幾分勝算確實值得商榷!”
“不錯,宗翰用‘鎖城法’在太原城外圍深挖壕溝,設定路障,建設營寨,把城池圍得鐵桶一般,而以缺少騎兵,擅長防守而不擅於進攻的禁軍突破層層封鎖確實是件困難的事情!”趙禮說道,“如果金軍只以一部圍困太原城,而以其騎兵長於機動的優勢,集中兵力攻其一路,逐個擊潰,此戰不容樂觀!”
“不錯,讓我憂慮的正是這點,种師中、姚古、張灝三部由樞密院直接調遣,各不統屬,必然缺乏協調,行軍速度難免有快有慢,這就給女真人創造了逐個殲滅的戰機,而以禁軍的一貫作風,一路潰敗,就會導致三路皆敗!”趙檉苦笑著說道。
大宋對武將的不信任彷彿達到了一種病態,導致他們喜歡‘摻沙子’,一路兵馬恨不得派上他七八個統兵官,互不相關四五支兵馬混編,讓他們相互監視,以防兵變,誰也指揮不了誰,留給大宋一次次慘敗,卻不知悔改,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王爺說得不錯,快兩個月了,种師中部前出到平定,而姚、張兩部卻按兵不動,並沒有及時跟進策應,種部只好回師真定,以籌餉為名不動了,其肯定也是擔心孤軍深入,難以應對,只好出此自保之策!”趙恥點頭道,忠勇軍系各部能夠屢戰屢勝與王爺的統一排程是分不開的…
第二百一十六章 談兵論將
書房中氣氛變得凝重起來,金將銀術可足智多謀,率偏師偷渡石門峪進入代州而徹底改變了河東戰局,還將王爺禦敵於國門之外的計劃全給毀了;完顏婁室也不是善茬,勇猛善戰,雖然敗在了王爺手下兩次,但是其部敢打硬拼,悍不畏死的作風還是得到王爺的多次稱讚。
反觀大宋這邊派出的三員大將,可以說都是出自西軍。但是客觀上說,西軍與西夏惡戰多年,再鎮壓方臘,又伐遼。即使鐵軍,也經受不起反覆折騰,傷亡很大。更要命的是糧餉不足,士氣低落。而現在隨著劉法、劉仲武等名將的隕落,只剩下年已七十有六的种師道獨挑西軍這面大旗。
姚古也算是西軍碩果僅存的老將,只是他兒子姚仲平在京城下的表現實在不怎麼樣,兵敗後撒腿跑了。而他也曾和忠勇軍配合作戰,勇猛有餘,謀略不足,現在已值暮年,也沒了當年縱橫疆場的銳氣。至於張灝,其是太原知府張孝純的兒子,算是後起之秀,但眾人並不看好這個還未經過戰陣的新兵。种師中是‘種家將’中的一員大將,可也只比种師道小六歲,名副其實的老將,不過其在對西夏的戰爭中屢建功勳,算是三路人馬中最為妥帖的一位了…
“二爺,情報司的簡報送來了!”正當三人談兵論將時,見喜進來遞上了情報司彙集的近日收集的情報。
情報司隨著王爺的重點關照,規模日漸發展壯大,分工也愈加明確。僅在冊的情報員就已達三千多人,如果算上軍情司和兼職的外圍人員就更多了。他們散佈在大宋、西夏和金國各處。甚至滲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