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第3/4 頁)
蔡攸和兩個蔡翛兒子聽後,大徹大悟。大讚父親英明,便安心赴職,等待機會,可這一等就是十多年啊。蔡攸等不及了靠自己的努力。拍馬送女人做丑角贏得皇帝歡心與皇上成了鐵哥們,升到太尉。可他的終極目標是晉升為宰執,而此事年已七十的老爹蔡京卻並無退讓之意,竟然想提攜偏愛小兒子蔡絛成為相業的接班人,自己送他一程後再光榮退休。
權力之爭絕對不是溫和謙讓,常常會兵刃相見,六親不認識。蔡攸苦熬這麼多年,自己都快五十歲了,卻等來了這麼個結果,當然是氣沖斗牛。憋著勁兒要整垮蔡京,搞掉那倒黴的弟弟,機會當然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個機會很快就到了。。。
自古強盜合夥搶劫,分贓火拼。童貫上了‘平燕策’之後,經過兩年艱苦談判和準備終於有了結果,當年蔡京和童貫是盟友,肯定是不予餘力的支援,甚至聯手搞掉了知樞密院鄧洵武,但是在爭奪主持伐遼大權的時候。兩人產生了嚴重的分歧,甚至不惜相互揭短,自報家醜。
蔡京雖在京中,卻對童貫相當瞭解,把他在西北所為一一揭露。攻擊他濫用軍權、虛報冒功、敗壞軍紀、損傷軍威、結黨營私、連高永年之死這些事情都抖落出來,這些事情當然他也脫不了干係。童貫是他舉薦的,支援童貫統兵西北的也是他,也只能向皇上請罪,其實主要還是蔡京到童貫如今位居三公,與自己同列,而產生怨恨和妒忌。
兩人相爭的結果就是導致皇上對童貫的不信任和對伐遼主帥的人選重新考慮,接著就是趙檉在皇上暗地的支援下主政河東,以監視和分童貫的兵權,大力提拔王黼、李邦彥等親信人,以牽制蔡京在朝中的勢力,兩人可謂兩敗俱傷。朝中兩股勢力在皇上的扶植下迅速崛起,一是西北的趙檉,他幾仗下來在河東軍中已贏得了極大的威望,手中掌握的勢力足以和童貫抗衡;另一個便是王黼,現在他已經開始主持朝政。蔡京雖然還是名義上的文官之,但是話語權大不如前了,可虎老雄風在,他在那位置上坐著,那王黼等人就放不開手腳。
蔡京和皇上的內部談話很快被童貫知曉,這是往死了整自己啊,童貫也著了急,立刻聯絡自己佈下的一顆棋子,他就是蔡攸。這兩人算是至親好友了,童貫雖然是太監卻娶了好幾房媳婦,其中大夫人徐惜惜還是蔡京給做的媒,可卻紅杏出牆和蔡攸睡在了一起。世上的事情就這麼怪,蔡攸把自己的老婆送給了皇上享用,卻去睡別人的老婆。
童貫對此不會不知,卻不叫破反而暗地裡縱容兩人,於是靠夫人外交,兩人結成了親密戰友,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利益。他們兩人私下商定,由蔡攸出面說服蔡京,支援童貫擔任伐遼主帥,事成之後,童貫投桃報李舉薦蔡攸為次帥,可事情進展很不順利,蔡攸是每次都碰了一鼻子灰,蔡京對此表示沉默。
此時的蔡攸也不是昔rì的吳下阿蒙,而是皇上的近臣,身邊有了王黼等幾個大權在握的朋友,他請王黼幫忙促成此事。王黼正不爽呢,當然是一拍即合,他認為現在皇上對蔡京不喜,正是動手的好時機,而且一旦動手就要往死裡整,將蔡京趕下臺,那時他獨攬朝政,有事情還不好辦啊,於是便發生了蔡攸闖進蔡京府中,當著眾人的面為他老爹號脈的趣事。
畢竟是自己的爹,蔡攸也不想做的太絕,先禮後兵,開始動員蔡京早點上表請辭,致仕退休,將崗位讓給年輕人,可蔡京卻不識趣,堅決不肯離開領導崗位,還想為國家為皇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想動員老爹退休是沒指望了,和幾個哥們兒一商量,大家認為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咱們幾個人都是當朝宰執,還都不過一個老不死的,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蘀他把退休的事兒給辦了得了。
於是乎,皇上的案頭出現了蔡太師請求致仕的申請,可按規矩重臣請辭,皇上要三留的,顯得皇上注重國體,給面子,於是辭表被退回,幾個小子再次上表,而蔡太師還不知道自己被退休了,真是玩兒了一輩子鷹,最後還是被自己養了半輩子的鷹把眼給啄了。。。
但是事情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童貫和蔡攸這邊剛計劃好,他也藉助河東軍穩住了局勢,準備與西夏議和,皇上派出了以蔡攸為的談判使團,可是西北的局勢突然發生了變化。皇上馬上反悔了,壓住蔡京致仕的進表,雖然沒有召回使團,卻把他們丟在了太原等待下一步指示,將這些人分成了三路。
趙佶處理國政經常不拘常規,就像他寫字畫畫,提筆一揮,瀟灑飄逸。在進行重大的決策時,他常憑心血來cháo,心志不專,反覆無常,翻臉不認帳,可他也有底線,就是不能威脅到自己的安全,否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