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部分(第3/4 頁)
坐實了朕戕害兄弟的罪名嗎?”趙檉言道。
“陛下,咱們總不能無動於衷,看著康王的計劃得以實施吧?”李峻說道,他知道現在的事情不僅涉及到國事,而且牽扯到了皇帝的家事,而皇帝沒有透過朝中的各部司。而是透過情報司去調查處理這件事,不外乎還有家醜不可外揚的考慮,所以他覺得言多必失,還是皇帝拿大主意的好。
“我們當然不能坐視他將一個個屎盆子扣到咱們的腦袋上,咱們也要給他們個警告!”趙檉冷笑著說道,被動防守不是他的性格,他要開始反擊了,“康王咱們現在不能動,但是咱們可以斬斷他的爪牙。拔掉他的喉舌!”
“陛下之意是斷掉康王在京外的莊子,清除混在國子監中的太學生!”李峻說道。
“嗯,趙忠已經率近衛四旅前往登州護衛遼王沿途的安全,你們情報司行動隊也要派出人手暗中協助。緝拿潛伏的刺客;莊子那邊的事情就交給二娃去處理;康王府安插在朝中的官員先不要動,不過你們可以給他們點暗示,待事情平息後由吏部處理;至於那幾個太學生就讓他們消失吧!”趙檉想了想說道。
“陛下。康王府那邊如何處理?”李峻點點頭又問道。
“一支沒有了爪牙的老虎還能做什麼,將我們的人全部從康王府撤出來!”趙檉喝了口涼茶說道。他將其府中的釘子全部撤出就等於告訴了康王有本事你就折騰,看我能不能收拾不了你。
“陛下這招敲山震虎厲害!”李峻不得不佩服皇帝。你暗著來我就暗著去,即辦了你,還無傷皇家的面子……
…………
京中的幾路人馬分頭開始行動,自登州迎接趙桓的一行人也已經踏上回返的路程。李綱曾任靖康朝的宰相,按說與趙桓有著君臣之誼,但是兩人見面卻都覺尷尬,可以說正是由於趙桓輕信讒言排擠、罷免了李綱之職,才導致了他城防失守,被俘北行的下場。而趙檉繼位後重新啟用李綱,在他的協助下實現了大宋的中興。兩朝同一個人為相,結果卻大不相同,這本身就是極具諷刺的一幕。
李綱並沒有因為過去的恩怨而慢待趙桓,接趙桓下船後先以臣子之禮拜迎,算是全了當初的君臣之誼。宣讀敕封其為遼王的詔書後,趙桓和李綱相互施禮,可此時已是平禮相見了,按大宋禮法宰相和親王雖都為一品,但是宰相的地位卻要高於親王,可李綱表現的仍十分恭謹,卻已無法改版兩人同殿為臣的事實了。
由於趙桓從五國城到登州一路馬不停蹄,不免勞頓,在登州歇了幾日才再次上路返京。現在正是酷暑時節,他們也不多行,逢驛館便歇。開始幾日趙桓還是唯唯諾諾,一切皆聽安排,對誰都是客客氣氣的。可越往前走李綱發現越不對勁,遼王開始擺起譜兒來了,也對衣食開始挑三揀四,對隨從們也是吆五喝六,可能礙於李綱地位才沒有對他如何。
對趙桓前後巨大的變化,李綱十分納悶,按說其搞的國破家亡被虜到了異國,好不容易回來了也該夾著尾巴做人,對皇帝感恩戴德,可他接到敕封后本應上表謝恩,表表忠心,但現在其似乎沒有當臣子的覺悟,像是忘了還有這麼回事兒,以為自己回來還是當皇上的,甚至開始對幾位兄弟也指手畫腳。李綱覺得事情蹊蹺,將隨侍遼王的人找來一問算是明白怎麼回事了。
原來是迎接遼王的隊伍擺出這麼大的排場,足見皇帝的重視,所經地方官員當然不敢怠慢要前來慰問下,無意間說起了風傳皇帝退位,眾人上書相阻的事情。這下惹了禍了,趙桓開始倒是未覺得是真的,可架不住走到每一地都這樣傳,他也便覺得老二是怕了自己了,不自覺的端起了架子。又行了幾日已經有皇帝在小朝會上表明讓位態度的訊息,加上有官員竟私下向其示好,使趙桓更加確信自己回京後便能復位……
“趙都統,朝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李綱因為遠離朝廷難以知道確切訊息,而皇帝又無旨意,他雖然著急也無可奈何,不敢擅自採取措施,這下等到了從京中來的趙忠便將他抓住要問個究竟。
“李相,旨意上不是說了嗎,有人慾對遼王不利,命行駕轉走水路,由近衛都統趙忠負責沿途護衛!”趙忠嬉皮笑臉地說道。
“我說的不是此事,皇帝退位的傳言是不是真的?”李綱沉下臉低聲問道。
“嗯,傳言不虛,陛下是準備退位帶著我們雲遊四海,您去不去啊?”趙忠拉著李綱的胳膊向自己的屋子走去。
“說什麼混話,到底是怎麼回事?”李綱知道趙忠是皇帝的心腹,而且倆人混得不錯,他進了屋掙脫了拉扯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