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部分(第1/4 頁)
苦不堪,悲傷欲絕,惶恐不安。
完顏亶很悲傷、很痛苦,也很困惑,為什麼自己多年來勵精圖治,力挽狂瀾想讓大金國擺脫南朝的欺壓,但自己的種種努力居然全部化成了泡影,老天為何如此不公平的對待女真人。難道自己真要成了亡國之君嗎?兩路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形勢已經惡化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再無村”的悲摧境地。
完顏亶幾乎陷入了絕望之中,但作為女真勇士的後代,作為金國的皇帝。他是絕對不會向蒙古投降的,因此甚至一度產生了自縊、殉國的念頭。不過痛苦也想一劑良藥,讓完顏亶開始反思自己多年的荒唐行為。自省的他終於打消了殉國的念頭,意識到這隻能加速金國的滅亡。
而當完顏亶想到祖宗創業的艱難。比之現在還要兇險萬分,那麼此刻還不是徹底放棄、投降認輸的時候。只有再次奮起抗爭才能保住國家。而現在似乎也不是悲傷哭泣、怨天憂人的時候,宋軍已經全面縱深進入京師,城內卻只有四萬能戰之兵,必須再次想盡辦法進行自救。
趁宋軍還未完全包圍會寧城離開也許是當前做好的選擇,這樣自己首先可以逃得性命,留下東山再起的本錢。可這也是極為兇險之路,不但要拋棄祖宗的陵寢和城中的軍民,留下不戰而逃的怯懦之名,而且逃到哪裡去也是個問題。金國曾經佔據了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契丹所有土地,如今卻成了大宋的囊中之物,只剩下會寧府這塊最後的土地,要逃只能走向北方的極寒之地。
想來想去,完顏亶以為出走不是最好的辦法,要如喪家犬一般的躲避宋人的追殺不說,且要失去賴以抗爭的最後一張底牌。現在自己起碼還佔據著堅城,手下還有數十萬的軍民可以排程,而一走了之則失去了眼前這一切所擁有的有利條件。因此完顏亶決定留下與宋軍做最後的抗爭。
在迅速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後,完顏亶迴光返照般的奮起了,首先決定下罪己詔,檢討自己所為。這次他充分展示了自己深厚的文學功底,一篇罪己詔表達了他悔悟哀慟之真情,言辭懇切、指事陳義,情辭俱盡、感人心腑、催人淚下,將國土淪喪、百姓遭殃、生靈塗炭,一切罪過都集於一身,他這個皇帝要為此承擔罪責,城中軍民聞之莫不感動涕零!
而接下來完顏亶以為國家命運如此之悲摧,也許是該改年號了,換個年號或許可以換個運氣,他決定改年號為興復,藉以表達自己立志興復大金國的願望。但所謂的改元、罪已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從精神上激勵下臣民們,也許這些旨意對於挽救金國命運於事無補,但他必須嘗試。
完顏亶也明白真正能夠挽救上京城的還得靠那幫守城的將士們。雖然大金國精英猛將們大都在烏只黑水畔殉難了,但畢竟上京城內還有那麼幾個精英分子,完顏亶和兀朮商議後將上京防禦使紇石烈志寧為副都統軍,江防使僕散忠義為兵部尚書。而會寧城有人口三十萬,加上後期逃進城中人口現在達四十餘萬之多,他下旨所有丁壯皆編入義勇參戰,一下城中便多了十萬可用之兵,至於這些來自不同民族、各個階層和年齡段的大軍戰鬥力如何還待戰爭的檢驗。
現在上京城的四周幾乎都能看到縱橫馳騁、來回遊蕩的宋軍騎兵,與外界的聯絡也幾乎全部中斷,而南朝北伐之後各地先後淪陷,田地被毀。稅賦無從收取,導致城內糧草匱乏。顯然不能解決數萬將士的溫飽問題。完顏亶又下旨實施括慄政策,也就是現代的軍糧供給分配製。將全城數十萬軍民的糧食統一上繳至各軍元帥,由各軍負責發放糧食,標準是每人每月一石五斗,以便準備長期抗戰……
決心已經下了,姿態也擺出來了,可完顏亶終究不是位成熟的政治家及合格的軍事統帥,因此他還要問計於幾位重臣。
“太師,宋軍已經逼近京師,你以為我們如何應對?”完顏亶為了表示自己已經痛改前非。重新做一位好皇帝,將會見的地點選擇在稽古殿,這裡是皇城的三大殿之一,也是皇帝的御書房,周圍的書架上堆滿了從宋朝汴京搶掠而來的圖書典籍,如今宋軍卻已經兵臨城下,真是有些諷刺的意味。
“陛下,臣以為在積極備戰的同時,應當再起和議。只要我們再拖上一個月。冬季就將來臨,而南人不耐苦寒,戰力大減;再者宋軍輜重皆靠水路運輸,屆時江河冰凍。將無法及時得到補給,他們將難以熬過長達數月的寒冬。那時陛下一聲召喚,各地軍民群起。我們則可藉機反攻,重新收復失去的州縣。”兀朮靠在矮榻上說道。他病情日益嚴重,已經難以久坐。而提出的建議依然是老調重彈,要以時間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