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動吟天小隊,打造國軍神話,而戰場就選在日寇虎視眈眈的武漢城。
說起武漢,那可是與中華民國有著極深淵源的一座名城,推背圖中有句詩這樣說:“水清終有竭,倒戈逢八月。”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清帝國終有衰竭覆滅之日,而那正是從一支軍隊在八月對清朝反戈一擊開始。很巧合的是,公元1911年10月10日,武漢三鎮中的武昌,清朝新軍中潛伏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從此辛亥革命之火一發不可收拾,燒盡了腐朽不堪、喪權辱國的清王朝,這才有了中國國民黨主導的中華民國。那麼巧合在哪裡呢?因為武昌起義之時,正是我們中國農曆的8月,你說巧是不巧?
因此,可以說武漢乃是中華民國起源之地,更何況南京失守後,國民政府雖然西遷重慶,甚至不惜黃河決堤放水,以無數黎民的流離失所,阻擋了日軍向西侵略的腳步,但是民國的政府機關大部和軍事統帥部還在武漢,武漢實際上成為當時全國軍事、政治、經濟的中心。所以日軍摩拳擦掌,發誓要奪下武漢,給中國更沉重的打擊!
於是,國民黨部隊某些名將以陳誠為首聚集武漢,準備與日軍決一死戰。說起這個陳誠,他算是國民黨中央軍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那時國民黨中央軍分為三派人,胡宗南系、湯恩伯系、土木系。這陳誠就是土木系的老大。
這位看官問了,土木系是不是研究什麼建築學的?其實這跟建築學沒什麼關係。陳誠是靠第十八軍第十一師發家,十一合起來是一個土字,十八合起來是一個木字,所以陳誠這一派被稱為土木系。
要說這陳誠一向覺得自己不錯,為什麼呢?因為他自詡是個清官,他覺得做官只要第一廉潔,第二對蔣*介石忠誠,第三不怕死,那就是好官。這在貪官橫行的時代不能說不對,但仔細想想老百姓需要的是什麼樣的官?你光廉潔不怕死,自詡對國家忠誠,那沒用,必須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國為民踏踏實實做一番實事,德才兼備方是好官。廉而無能,固然比那些有才無德、或者無德無才的貪官汙吏要優秀,但距離國家人民的期待,還差得遠吶!
話雖如此講,蔣*介石自從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搞了那次“人才分流”之後,手下也確實缺人缺的厲害,身邊怕死的、貪汙的、打小算盤的一抓一大把,別說德才兼備,能有點自知之明、廉潔為官的都是鳳毛麟角,所以國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際,這能找到個陳誠這樣兒的,也算是不錯了。
吟天小隊所得到的命令,也正是立刻去武漢,向這位陳誠長官報到。(天津快板味)大家是坐火車啊,大家是坐輪船,大家坐完輪船,又騎上了馬鞍,結果半路大馬歇了菜,只能用腳板。
幾經轉折,才到達武漢,你說多折騰人,要是那時有個和諧號、城際快車什麼的,哪用那麼費勁?即便是這麼玩兒命趕路,除了秋宏羽先行一步進了城,別人也不過才趕到武漢城郊。有位看官問了,怎麼秋宏羽不跟著一起走啊?別忘了,他外號是什麼,“沙塵暴”啊!這放到新疆就是公害。要說吟天小隊各位,長途跋涉已經夠累的,再帶這麼一位,弄得天天灰頭土臉,不如讓他前面(日本漢語腔)開路滴乾活!
言歸正傳,郭吟天一行六人走的累得實在不行了,一看,呵,前面有片樹林,趕緊進林子歇歇腳。“幸運女神”雪瓊,找了棵大樹一靠,說了句:“哎呀,累死我了,可算能休息一下了,誰能遞我口水喝啊?”
話音未落,身後一個大手把軍用水壺遞了過來:“來,我自釀的甜水,養神提氣,味道鮮美,嚐嚐。”
雪瓊正渴吶,一把抓過來,說了聲“謝謝”,咕咚咕咚喝了好幾口,誒,只覺口齒生津,精神百倍,這甜水怎麼如此好喝?雪瓊一高興,誇起來了:“行啊,吟天老大,沒想到你還有釀甜水的本事!”
郭吟天一扭頭:“什麼甜水?雪瓊你說什麼呢?”
雪瓊再一看,郭吟天離自己十米外的大樹下休息吶,根本沒靠近自己。她奇怪了,又問:“胡伯庸,這水是不是你遞的?”
二十米外胡伯庸的聲音響起:“什麼水?我累得要命,哪有力氣給你遞水?”
雪瓊再往前一看,二十五米外“暗殺王”曹子君、三十米外“躍山虎”因蘇阿、三十七米外“神刀客”關毛。除了那個先行一步的秋宏羽,沒一個在跟前的。那這水……究竟是誰遞的?
“姑娘,那甜水不是他們給的,是我給的。”一聽這聲音,雪瓊嚇得“蹭”就站起來了,別說她,郭吟天那幾位,沒有一個不躥的。誰也沒想到,就這麼點兒地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