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滾下屋頂。其他鬼子一看,霍~~~~~(陝西腔)餓滴神吶,(日本漢語腔)這個槍法大大滴厲害,我們滴不走,統統靶子滴乾活!於是趕緊撤了!
還有一個叫張玉華的同志,他看鬼子飛機在雷神廟上空不停低飛。張玉華見那麼多同志犧牲或者重傷,正滿肚怒火,衝著飛機“啪啪啪”連打五槍,那飛機顫抖了一下,立刻“嗚”地飛走了。它飛哪裡去了?它想飛回煙臺去,但還沒到煙臺,就落到地上墜毀了,也不知被子彈打中了什麼部位,這麼不禁打。
這場雷神廟的激戰,從下午一直打到晚上,從白天打到天黑。大約九點的時候,忽然鬼子後方響起槍聲,原來那支約好一起打牟平的國民黨部隊到了。約的是今天,第三軍拂曉到,人家晚上到。一看這架勢,牟平好像已經打完了,但雷神廟這邊還有鬼子,那就打兩槍意思意思吧!這兩槍打得真是時候,鬼子還以為共產黨援軍到了,嚇得趕緊分兵兩頭,林一山一見此景,拖著受傷的手腕,喊一聲“衝”,倖存的同志們立刻越過被打打塌的城牆,衝出重圍。
日本鬼子一看,喲,獵物跑了,這哪甘心啊?陸戰隊的小鬼子“呼”地就追過來了。突然間,一道煙花沖天而起,一匹馬飛奔而來,鬼子還奇怪吶:“(日本漢語腔)晚上滴,馬滴,哪裡滴過來?”馬到跟前,忽然馬腹下飛出幾道黑影,銀光四閃,鬼子就躺下好幾個。幾道黑影瞬間合為一處,穩穩坐在馬上,大喝一聲:“一支穿雲箭,飛龍兄弟來相見!”
鬼子軍官一聽:“啊!你滴……什麼意思?”敢情這鬼子中文不是太好,沒聽明白。
這沒聽明白沒關係,幾個部下已經玩兒完了,按理說,他也應該有點反應。等他明白過來,也來不及了?怎麼呢?一股疾風撲面而來、飛沙走石,小鬼子們急忙轉身避風,再回過身來,咦,怎麼又多了六個人,哎呀,他們手裡拿著武器,(日本漢語腔)馬猴子滴乾活!
“馬猴子”的意思就是指擅長游擊戰的抗日力量,通常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武裝都被鬼子稱為“馬猴子”。
現在明白這哪還來得及,飛龍小隊那七位手多快,再加上這鬼子分了兵,追過來的也不過幾十人,給飛龍小隊塞牙縫都不夠。機槍手來不及架機槍,步槍兵來不及瞄準,三下五除二,全躺那了。要說這飛龍小隊怎麼才來呢?原來他們回到天福山以後,以為首長們很快就會回來,左等不來右等不來,天都黑了。實在等不及了,他們七個才匆忙下山接應,雖然擋住了鬼子追兵,但可惜已經救不回理琪首長……
雷神廟一戰,日本海軍陸戰隊一百多人居然消滅不了第三軍二十多人,自己還撂進去不少人。這訊息一傳出,讓山東抗日軍民士氣大振,心說這鬼子能耐不是太大啊,就看咱們會不會打,敢不敢打。整個膠東半島都到處傳頌著奇襲牟平城和固守雷神廟的神話般的故事,飛龍小隊的傳說更是愈加神奇。日本鬼子也弄不清這共產黨的部隊到底有多少,有多厲害,於是匆匆忙忙把部隊退縮到青島、煙臺、威海衛三個沿海據點和膠濟鐵路的一條線去了,而膠東半島抗日軍民便在廣闊的土地上,繼續上演著一段段打鬼子、除漢奸的精彩“劇目”。
就在血戰雷神廟後不久,國民黨的正面抗日戰場上也傳來一大喜訊,這喜訊是什麼,究竟又是怎麼回事呢?郭吟天他們是不是也上演了一段傳奇故事呢?咱們下回再說。
第十四回 張自忠以德報怨臺兒莊眾志成城
“一口東來氣太驕,腳下無履首無*毛,若逢木子冰霜渙,生我者猴死我雕。”一首推背圖中的詩詞作為本回書的定場詩,獻給諸位。在至今臺北故宮博物館中,還儲存著這本金聖嘆批的推背圖。在這首詩邊兒上,金聖嘆解釋說,這是講一個姓李之人,將會大敗東夷,當時大家都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沒想到在將近三百年後,這種解釋還真應驗了。
這具體怎麼回事?各位不要著急,聽我慢慢道來。咱們上回書說到,飛龍小隊奉命支援膠東的天福山抗日武裝,順便又收了兩位高手劉宇軒和龐侃加入隊伍,他們協助中國*共產黨膠東特委,率領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奇襲牟平城,但勝利之後,由於大意,特委領導理琪和林一山等二十幾人被一百多名日寇包圍在雷神廟,理琪犧牲,林一山身負重傷,但依然率眾突圍。押送俘虜回根據地的飛龍小隊援救理琪首長不及,只能打退追擊日軍。雖然如此,這一仗轟動了膠東半島,震撼了日寇漢奸,成為至今依然在山東傳頌的一段美談。
就在飛龍小隊馳援山東之時,在蔣*介石與戴笠的密令下,“神運算元”郭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