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3/4 頁)
線部隊的後方兵不血刃的全部讓出來給中國人,這種結果印軍海軍不容易接受,而印軍的國防部也肯定無法接受。
一直以來,印軍一直都把中國的軍隊醜話得無以倫比,為了在國內爭取更多的軍事撥款,印軍的海軍早就在印度國內的老百姓眼中,把中**隊形容成了只會欺辱小國,而在印軍面前完全就是不堪一擊的。
而對於中國的海軍,印軍的海軍更是隻要輕輕鬆鬆就可以把中國的特混艦隊打到海里餵魚。可是這些事情到了眼前,實際情況是反過來的,搞不好自己就要去餵魚了,這樣的結果印軍海軍無法下臺,而更是無法和國內的民眾交待。
不過,現在印軍的兩難,恰恰正是中**隊的大好時機,如果中**隊再給印軍一次或者兩次小規模的打擊,或者是直接在護衛住自己的艦隊的情況下,主動出擊印軍據守的吉大港,動用海軍陸戰隊攻擊打下它,並且爭取消滅一部分印軍的佔領軍的力量,那麼也許就會促使印軍直接退出印度洋孟加拉國的這一帶海域。
而中國的戰略本來就是以在這一帶海域站穩腳跟為目的,佔領這一帶海域,並且牽制印軍的東線部隊,同時減輕中國的東線進攻部隊的壓力為主,支援對於達旺一代的陸軍部隊。
其實印軍的特混艦隊此刻一片混亂,而中國的特混艦隊內部也有點亂,因為中國海軍的特混艦隊高層也正在為下一步的具體戰爭方式,戰略走向而矛盾。
如果沒有高層的嚴令,不準攻擊印軍的航母以及儘量在戰鬥中不把印軍大得太慘,那麼現在即便不是印軍的航母沉沒,那至少也是航母被打成了光桿司令了,何必還要在這裡大費周折。
如果接下來直接攻擊印軍的特混艦隊,印軍肯定架不住,而且這種戰一打起來如果手不住手,那個飛行員一個激動就給印軍的航母弄上幾枚導彈,智慧炸彈之類的。
或者是那個導彈護衛艦上的導彈發射手也像美國大兵一樣,把資料故意搞錯,一通飽和攻擊,把人家的航母打掉了,那可就違背了戰略意圖了。
而如果不攻擊,這裡的印軍可以和自己慢慢耗下去,中國的特混艦隊耗不起,這麼龐大的艦隊,不打戰,就這樣在海上飄著,耗著,一天不動都是10多個億的消耗,而且艦隊每天對於後勤的供應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而對面的印軍這方面就簡單的很多,他們補給的距離近,即便不是從吉大港直接補充,他們也可以從本土直接補充,距離很近。
因此特混艦隊的高層一直覺得,應該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攻擊印軍。把印軍徹底擊退,或者給印軍以重大的打擊,迫使印軍放棄吉大港一帶,以期儘快在指定的時間內實現戰略意圖。
但是要實現這個戰略意圖還真的很簡單,因為誰也沒有料到,印軍的海空軍戰鬥能力這麼低下,這是中國方面在戰前沒有想到的。
戰前從各方面蒐集的資料多表示,印軍的陸軍可能會差一點,而她的海空軍應該還是強大的,特別是海軍,畢竟印軍的海軍擁有航母已經幾十年了。這方面應該比我們高一個層次。
當時前指以及軍委的高層均已為,印軍的總體軍隊的實力不會是中**隊的對手這是肯定的,但是也不至於差距會這麼大,這在海面上幾個小小的會和下來,對面的印軍的飛機和艦艇就基本不見了蹤跡,而且從各方面看來印軍就快頂不住了,那麼這戰還能繼續往下打?該如何打,都成了大家眼前的問題。
攻擊印軍海面的特混艦隊,這個風險係數大,而且就算是把印軍的特混艦隊打完了,也無法達成原來的戰略目標,因此還是打擊吉大港是個好的主意。
如果中**隊發起對於吉大港的攻擊,並且拿下她,之後牢牢控制住,那麼就等於直接切斷了印軍的路上補給線,而且這樣的打法,還可以把印軍特混艦隊的兵力吸引出來,而一旦離開了航母特混艦隊的印軍的這些海軍的武裝力量,中國的特混艦隊就可以順手把他們一一消滅,這樣的做法絕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事情。
於是,在經過激烈的討論之後,最終中國的特混艦隊指揮部做出了即刻準備攻擊吉大港的決定,並且在第一時間就上報給了前指,等待前指批准後,組建攻擊隊伍後就像吉大港發起攻擊。
當然在等待前指批准的這一段時間來說,在甲板上的孫昊庭和高志祥是不知道這些,因為作為中高階的指揮員來說,他們負責的是具體的戰鬥戰術的安排和指揮,而這些有關於戰略上的事情,先進還不需要他們操心。
而在甲板上的高志祥和孫昊庭其實也明顯地感覺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